首頁>健康>

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在高血壓病中佔絕大多數,由於長期的血壓增高,可累及心、腦、腎等臟器的血管而發生病變,最終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腦卒中、腎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等,降壓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此類病人,而降壓治療的目的就在於抑制高血壓的進展,防止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嚴重併發症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死亡。

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因病程漫長,需要長期堅持治療。除了少數嚴重或者緊急病人外,治療不宜操之過急。一般服用降壓藥物的原則,是用藥後使血壓逐步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以不發生心腦腎等主要臟器供血不足的症狀(如頭昏、眩暈、胸悶、心前區疼痛、少尿等)為準,此時的血壓認為達到了合適的水平。

當藥物已經發揮了療效,許多病人往往急於減藥或者直接停藥,這樣的做法是非常危險的。請注意,一定要試著逐步減少降壓藥的用量。也就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減量,同時密切觀察血壓有無波動。減量後的藥物必須使血壓能維持在所要求的水平,千萬不能減量太大,或者減的過快,或者直接停藥,這樣容易引起血壓反跳,及出現撤藥綜合徵,亦及停藥後其血壓上升的速度快,其血壓高值甚至比治療前還高。最好是在請教醫生之後,再決定減多少量,減到什麼程度為好,千萬不要自行減藥,或者停藥。

因此,原發性高血壓病人一旦開始治療,基本上就應維持終身,這樣可以預防或減少高血壓所致的血管病併發症的發生以及由此而導致的死亡。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常吃五穀雜糧都有哪些好處?醫生:既能美容養顏,又能強身補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