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傳統中醫學認為,人體陽氣不足、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就會造成溼邪,分為外溼和內溼。而中醫學艾灸針對祛寒就可以得到改善,想祛溼保健養生的朋友可以從春季起堅持艾灸一些保健穴位,就可以起到祛寒和預防症狀的效果。

1、足三裡: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痺,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2、中脘穴:祛溼解決春困的穴位之一,穴位在上腹部,肚臍和胸骨下端連線線的中點處就是;中脘穴是胃的募穴、又為腑會之所,脾胃互為表裡,是後天生化之本,共同協作可以化解體內水溼,所以艾灸中脘穴能夠溫中散寒、健脾祛溼、和胃理氣。

穴位主調

胃脘痛,腹脹,嘔吐,呃逆,翻胃,吞酸,納呆,食不化,疳積,膨脹,黃疸,腸鳴,洩利,便祕,便血,脅下堅痛,虛勞吐血,哮喘,頭痛,失眠,驚悸,怔忡,髒躁,癲狂,癇證,屍厥,驚風,產後血暈。

3、血海穴:是足太陰脾經的一個普通腧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在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間;有股動、靜脈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經及股神經肌支。

穴位主調

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崩漏,功能性子宮出血、帶下,產後惡露不盡,貧血;睪丸炎,小便淋澀;氣逆,腹脹;風疹,癮疹,溼疹、面板瘙癢、神經性皮炎,丹毒;股內側痛,膝關節疼痛。

4、陰陵泉穴:五行屬水在脛骨後緣和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上;前方有大隱靜脈,膝最上動脈,最深層有脛後動、靜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本幹,最深層有脛神經。

5、委中穴:排毒草祛溼通道,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委中穴,走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便在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堅持艾灸,就可以令溼氣順利地排出去。

6、命門穴:命門穴和神闕穴這兩個穴位容易受到寒邪侵襲,進入的“溼氣”容易引起我們腰痠背痛,不僅傷脾胃,還會傷腎。這個穴位在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堅持艾灸這個穴位,有補腎、開鬱、溫經散寒、祛溼的效果。

7、關元穴:養生保健大穴之一,具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的作用,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能夠幫助祛溼。

8、神闕穴: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面板、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

主調

洩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屍厥,角弓反張,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痢疾,產後尿瀦留。

9、承山穴:人體最好的祛溼穴位,在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艾灸這個穴位,,可能通過振奮太陽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

10、豐隆穴:可謂祛溼第一穴,健脾祛溼散寒,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這個穴位屬於胃經,是胃經的絡穴,同時又聯絡脾經,能調治脾和胃兩大臟腑,堅持艾灸有很好的除溼祛痰的效果。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一低"猛於"三高"!骨質疏鬆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