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診斷學說中,有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手法,而看面部的五官的變化知五臟的健康狀況,屬於望診的範疇,那如何從面部五官的變化分辨出五臟的健康狀況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養生呢?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曾經提出“心其華在面,開竅於舌;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其華在發”。
這就說明了五官的變化充分地反映出五臟的健康裝狀況。
心臟的中醫養生知識
心臟的健康狀態可以從兩個方面反應,一是舌的形態、色澤、靈活度、味覺情況。中醫認為舌為“心之苗”。《黃帝內經》中記載“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知五味”。
特別是在舌診中,雖然舌診很複雜,但舌尖直接反應心臟的盛衰和健康。
二是面部的光澤更反映出心氣的盛衰和是否氣血不足。
脾臟的中醫養生知識口脣的變化反應了脾臟的健康狀況。因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所以口脣主要反映氣血的盛衰。若脾氣健運,氣血充足,則脣紅潤澤;脾失健運,氣血虧虛,則脣色淡白或萎黃無光;口淡無味,多為脾氣虧虛;口脣黏膩或發甜,多為脾胃溼熱;口中泛酸,說明肝脾不和;脣腫或口角潰爛而痛,多為脾熱或脾火。
肺臟的中醫養生知識鼻子的變化主要是反應肺臟的將抗狀態。中醫認為“肺為嬌髒”,所以外感風寒暑溼均可首先影響肺臟。鼻塞流清涕,多為風寒襲肺或肺氣虛;鼻子乾燥或經常出血,多是陰虛火旺或肝火犯肺;經期鼻子出血多為肝鬱化火犯肺或者肺陰虛等都說明鼻子和肺臟關係。
肝臟的中醫養生知識中醫認為,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賴於肝血的濡養和肝氣的疏洩。如果是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會出現兩眼昏花、視物不明、夜盲等症狀,特別是老年人的視力下降等問題都是肝臟虛衰的表現;肝經火盛,可能出現眼目紅脹腫痛;肝腎陰虛,則可能出現眼澀、眼乾等。
另外如果對眼睛深入的辨證的話,肝心脾肺腎分別還對應黑眼球、眼角、眼瞼、眼白、瞳孔。
腎臟的中醫養生知識腎臟與聽力相關聯。腎氣足,聽力就正常。如果耳聾耳鳴、聽力減退、,都說明腎的功能有所下降。老年人耳聾也是腎氣隨著年齡增長而虛衰的一種表現。
腎臟與頭髮的茂盛度和色澤有關,腎氣充足則發密而黑。如果頭髮枯黃、稀疏容易掉落,多屬於精血不足,常見於大病初癒或者慢性疾病的損耗;青少年白髮分正常和病變兩種,有些人天生“少白頭”則與腎臟五官,如果伴有耳鳴、腰痠等症狀則是腎臟的虛衰;脫髮多見於中老年人,如果沒有其他的症狀表現則為正常,如果伴有健忘、腰膝痠軟等症狀就需要注意養生了。
以上便是教大家如何通過面部五官來分辨五臟的健康狀況,雖然五官與五臟密切結合可以指導養生,但是在臨床診斷中還需要結合其他的症狀表現來判斷,並不能只通過單一的表現確定疾病。最好的養生辦法是多諮詢專業的人士,做到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