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大多數國人都有補益身體的習慣,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補血、補氣、補五臟;再到補鈣、補鋅、補蛋白。補益已然成為一種“時尚”,可以補藥真的可以隨意使用嗎?還真的不能隨意補益,醫生告訴你濫用補藥有什麼後果。

一.補益不對症。

補益也需要辨證,要分清虛實與陰陽。補藥用不對有兩種後果,一是用了不少補藥但沒有效果;而是補益不對適得其反。

比如說氣血不足,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如果是脾胃虛弱引起的氣血不足,僅僅補氣血而不對症補脾胃,那就如同漏杯接水,效果很不明顯。

在比如說肝氣淤滯,其本質屬於氣鬱而非氣虛,如果再進行補氣則越補越堵,適得其反。

二.用藥不當。

有時候自己明確自身的體質與病症,或者已經得到了準確的辯證結果,但是對用藥不了解或了解不深都容易造成偏差,比如說何首烏,大家都知道它補肝腎、強筋骨,但是這是中藥“制何首烏”的功效,而未經炮製的稱“生何首烏”。

另外中藥的配伍也是關鍵,隨意搭配藥材使用輕者效果不佳,甚者違背了藥材配伍原則引起中毒。

三.虛不受補。

虛不受補是身體虛弱但用補益藥後出現不良症狀,入上火、煩熱等。這主要是因為現代人喜歡用“名貴中藥材”補益而拋棄了補益的根本,很多虛症“病根”在“後天之本”的脾胃,肝與腎雖說是健康長壽的關鍵,但是根本在脾胃。長期濫用補藥而不注重脾胃無法從根本調理。

四.補藥藥力過大。

無論是用藥的“藥力”過大還是過小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但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蔘、鹿茸、靈芝已經是常用補藥,但這些藥物對很對人來說“藥力”過大,補益並非治病,治病應“手到擒來”,而補益應“涓涓細流”,長期過於猛烈的補益會造成臟腑的負擔,從而引起“藥毒”。

補藥都是“好藥”,如同刀劍一樣看使用者如何使用,既能救人也能害人。補益也需要因個人體質、年齡、疾病等各種因素而確定,切莫濫用補益藥材而傷害自己或家人。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哪些食物適合冬天進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