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營養研究所的第三次營養調查結果顯示,維生素A、B族維生素的攝取量嚴重不足是我國人民營養狀況的老大難問題;且鈣、鋅、硒等元素的攝取都低於供給量標準。
那麼,哪些營養素是我們急需要了解和關注的呢?我們身體裡最易缺乏營養素又是什麼?如何預防呢?
第一名:鈣
在我國,人均每天攝鈣量為405毫克,而中國營養學會提出的適宜攝入量為800毫克。鈣攝入嚴重不足。鈣缺乏主要影響骨骼的發育和結構。成人缺乏主要表現為骨質疏鬆症。特別是絕經後婦女。更易發生骨折。
第二名:維生素B2
我國居民人均每天攝入量為0.8毫克,僅為推薦攝入量要求的58.4%。缺乏維生素B2會出現嘴唇脫皮、口角炎、舌炎、皮膚髮癢等症狀。
還包括改善烹調方法,減少烹調過程中維生素的損失。如淘米次數不宜過多,煮粥炒菜不加鹼。麵湯不丟棄等等。
第三名:維生素A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量為476微克(其中157微克為維生素A,319微克來自β-胡蘿蔔素的轉化),僅為推薦攝入量要求的800微克的61.7%。
維生素A缺乏會使面板乾燥、粗糙,引起眼睛乾燥、夜盲症。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影響生殖功能等。
預防:攝入含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如動物性食品,肝臟、魚類、蛋類,肉類、禽類、奶類等。深綠色蔬菜,如胡蘿蔔,番茄,紅薯等食物。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
第四名:鋅
全國人均每天攝入鋅12毫克,比推薦攝入量的要求量少20%。尤其是兒童、青少年缺鋅比較嚴重。缺鋅會引起生長髮育障礙,味覺及嗅覺障礙、性發育障礙等。傷口癒合不合也是缺鋅的表現。缺鋅會影響兒童、青少年智力和身高的正常發育。
第五名:鐵
中國人每天攝入鐵已達到推薦攝入量要求,但中國居民食用的鐵,主要來自於米、堅果、綠葉蔬菜等植物中的非血紅素鐵,吸收率遠遠低於動物性食物中所含的鐵。另外,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穀物中,含有濃度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會明顯抑制鐵的吸收。所以,儘管攝入了一定量的鐵,但真正被人體吸收的鐵並不能滿足人體的需要,仍然存在著貧血現象。
鐵缺乏引起缺鐵性貧血,影響生長髮育與智力的發育、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下降。
因此為避免某些營養素的缺乏,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挑食,不偏食。做到食物多樣化,合理搭配。合理烹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