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高、低壓不高甚至偏低,怎麼辦?
這種脈壓差比較大的情況很常見,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患者,比如血壓160/60mmHg。
要處理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高低壓會差這麼大?
高壓和低壓有啥區別?
高壓是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泵血產生的壓力。
低壓是舒張壓,是心臟舒張、充血時出現,是大動脈在剛才被心臟壓擴張後,繼而產生的回縮力。
高壓是心臟施加的力,低壓是血管施加的力,二者交替一次便是一次心跳。高低壓迴圈交替,使得無論心臟是在泵血還是在充血,血液都被推著向前流動,而不是流一下停一下。
知道高壓、低壓各是什麼了,病情就明朗了:
高壓高、低壓低的情況,往往是因為血管硬化,常見於老年人。
當血管硬化、淤塞時,血流不暢,心臟必須施加更大的力量,才能滿足各器官的血液供應,所以高壓會升高。
而硬化的血管,彈力下降,無法施加足夠的力量,低壓就不會高,甚至會偏低。
治療方案的選擇核心問題是:要降低高壓,必然會使低壓更低。而目前的普利、沙坦、地平、洛爾、利尿劑五大類降壓藥,都是同時降低高壓和低壓,沒有僅針對其中之一的降壓藥。
怎麼辦?
這種情況比較棘手,北美、歐洲、日本、中國等比較權威的高血壓指南,都沒有給出具體的血壓控制目標值。
不過,我國的高血壓指南提到,對於低壓<60的老年患者:
若高壓低於150,可不用藥;若高壓在150-179之間,可謹慎考慮小劑量用藥;若高壓達到180及以上,則需要小劑量用藥。因為高壓的危害比低壓大,可能需要將低壓適當地再降低一點,從而使高壓不那麼高,讓腎臟和心腦血管更安全一點。
結果肯定是不夠完美的,高壓仍會有一點高,低壓仍會有一點低,但這已經是目前醫學發展水平能做到的最優解。
至於降壓藥的選擇,慢性腎臟病患者首選普利或沙坦類降壓藥,次選地平或利尿劑類降壓藥;沒有腎病史的患者,四類降壓藥均可應用。
指南並未建議老年患者在這種情況下服用洛爾類降壓藥,但如果是年輕的、心率快的患者,也可考慮服用洛爾類降壓藥來降心率、降壓。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