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表明,中風(又名腦卒中)是我國城鄉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惡性腫瘤),其中城市約為100.6/10萬人口,農村為70.6/10萬人口[1]。我國的一項神經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每年新發中風約200萬人,每年死於中風約150萬,存活的患病人數超過700萬。
在中風中,缺血性中風(包括腦梗死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約佔三分之二,而出血性中風(包括原發性顱內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約佔三分之一。近年來,中風後骨質疏鬆的防治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中風後,骨質疏鬆如影隨形!
中風後發生的骨質疏鬆,主要是由於機械刺激減少而導致的全身骨量丟失,是一種廢用性骨質疏鬆,屬於繼發性骨質疏鬆範疇。有研究顯示,在機體廢用狀態下,骨質疏鬆患病率可高達80%。患者可出現腰背部、坐骨結節、足跟部等處疼痛,常在翻身、坐位、站立負重時加重,病程較長者還會出現關節粘連、僵硬,腎結石發病率升高,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風後還容易發生椎體和髖部等處骨折。中風患者之所以容易發生骨折,除了與其骨質疏鬆發病率增高外,還與其身體平衡和協調功能下降,容易發生跌倒有關。一項包括512214例中風患者和22559例髖部骨折的薈萃研究結果表明,中風患者髖部骨折風險增加50%,且出院時間越長、年齡越大,髖部骨折風險也就越高,另外女性髖部骨折率明顯高於男性。
明明是腦血管病,怎麼與骨頭扯上關係?
機械應力刺激減少是中風後誘發骨質疏鬆的主要機制。機械應力是調節骨轉換水平的重要因素,中風後由於肢體癱瘓、行走不便,使骨骼負重迅速減少,進而導致破骨細胞活性增強,從而誘發骨質疏鬆。有研究表明,臥床和制動時間過長是骨密度下降的獨立危險因素,臥床1~3個月,跟骨骨量將丟失2.6%~11.2%;芬蘭的1項研究表明,臥床2個月內,骨量丟失主要發生在皮質骨,但隨著臥床時間延長,松質骨丟失更為明顯。
中風患者通常遺留多種後遺症,如偏癱、吞嚥困難、抑鬱和癲癇等,這些後遺症均可誘發骨質疏鬆。如癱瘓側肢體由於肌肉麻痺、運動受限,容易發生骨萎縮和病理性骨折;吞嚥困難的患者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而抗抑鬱和抗癲癇藥物又可影響骨骼的新陳代謝,均可加快骨質疏鬆的發生和發展。另外,中風後神經損傷和內分泌異常,也與患者發生骨質疏鬆有關。
別慌,中風後的骨質疏鬆可防也可治!
首先,中老年人一定要積極預防中風。平時要注意合理飲食、堅持鍛鍊,定期測量血壓、血脂和血糖,一旦發現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就要堅持服用降壓、調脂和降糖藥物。對於非瓣膜性房顫患者,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接受長期抗凝治療。另外,一旦發生中風,一定要及時就醫,積極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第二,中風後要儘早開始恢復運動,包括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即主要依靠外力幫助來完成的運動),以便延緩骨質丟失和肌肉萎縮。長期制動導致的骨量丟失,在運動後可以恢復,但常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有動物實驗表明,犬和鼠需要2~3倍的時間來恢復在廢用期間的骨質丟失。另外,脈衝電磁場、脈衝聚焦超聲、功能性電刺激、高頻低強度振動等物理治療手段,也有助於中風後骨質疏鬆的防治。
第三,要定期檢測血鈣、尿鈣、骨轉換標誌物和骨密度等指標。中風後,患者骨質破壞加快,其骨轉換標誌物可逐漸升高,伴尿鈣、血鈣升高。由於骨密度變化比較緩慢,因而對尿鈣、血鈣、骨轉換標誌物增高的患者,即使沒有發展到骨質疏鬆,也要在補充鈣和維生素D的基礎上,及早使用雙膦酸鹽、降鈣素等抗骨質疏鬆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