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頭暈,右邊胳膊發麻,到底怎麼回事啊?”一天,河南省中醫院骨病一科史棟樑主任的門診來了一位42歲的女患者,自訴頭暈伴有頸部不適及右上肢偶感麻木無力半年。
經查體: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活動可,頸部肌肉僵硬,頸5-6棘間棘旁壓痛(+),右手握力較左稍差,椎間孔擠壓試驗(-),叩頂試驗(-),右側臂叢牽拉試驗(+),旋頸徵(+)。查X射線顯示:頸椎生理曲度變直,頸5-7椎體後緣輕度骨贅形成,頸4-5椎間隙稍前窄後寬。
史棟樑主任給出的診斷是:1.頸椎病 2.胸廓出口綜合徵。
頸椎病大家不會陌生,什麼是胸廓出口綜合徵呢?
據史棟樑主任介紹,胸廓出口綜合徵是指鎖骨下動、靜脈和臂叢神經在胸廓上口受壓迫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
人的胸廓上口上界為鎖骨,下界為第1肋骨,前方為肋鎖韌帶,後方為中斜角肌。上述肋鎖間隙又被前斜角肌分為前、後兩個部分。鎖骨下靜脈位於前斜角肌的前方與鎖骨下肌之間;鎖骨下動脈及臂叢神經則位於前斜角肌後方與中斜角肌之間。
胸廓出口綜合徵分為神經受壓和血管受壓兩類,神經受壓的症狀較為多見,也有神經和血管同時受壓。
其中,神經受壓症狀有疼痛,感覺異常與麻木,常位於手指和手的尺神經分佈區。也可在上肢、肩胛帶和同側肩背部疼痛並向上肢放射。晚期有感覺消失,運動無力,魚際肌和骨間肌萎縮,4~5指伸肌麻痺形成爪形手。
而動脈受壓,有手臂或手的缺血性疼痛、麻木、疲勞、感覺異常、發涼和無力等症狀。受壓動脈遠端擴張形成血栓使遠端缺血。靜脈受壓有疼痛、腫脹、痠痛、遠端腫脹和紫。先天發育不良、重複性活動、姿勢不佳、外傷、腫瘤、懷孕都有可能導致出現胸廓出口綜合徵。
大家也知道,很多病的症狀都很相似,如何鑑別呢?
本病常與頸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腕管綜合徵、尺側腕管綜合徵、雷諾現象相鑑別。
頸椎病及頸椎間盤突出症:頸椎間盤突出症常有外傷史,加壓頭部時可出現頸肩部放射痛,無血管受壓表現。頸椎病頸椎間有壓痛,無血管受壓表現,且影像學檢查可顯示頸椎間隙變窄及退行性改變,可資鑑別。
腕管綜合徵及尺側腕管綜合徵:是由於腕管或尺側腕管內神經受壓所致,患者有手部麻木、疼痛等症狀,與胸廓出口綜合徵相似。但當按壓腕管或尺側腕管時,手部症狀加重,而胸廓出口綜合徵患者無此影響,可資鑑別。
雷諾現象:患者表現的手部蒼白、麻木、青紫、疼痛等症狀,與胸廓出口綜合徵相似。但胸廓出口綜合徵多為一側發病,而雷諾現象總是兩側發病,可資鑑別。
史棟樑主任說,診斷明確後可進行下一步治療,一般來說,患者可先進行保守治療:1.區域性給予封閉治療2.小針刀治療;3.口服地塞米松、強的松和消炎痛等藥物。4.理療:鎖骨上窩採用透熱療法或碘離子透入。5.肩帶肌肉鍛鍊的體療和頸部牽引等。
“保守治療無效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史棟樑主任說,該名女患者經溝通後給予小針刀治療,並配合頸部理療。6個月後經隨訪,患者症狀消失,治療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