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言“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這是有關藥性的基本理論之一。
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四氣之中寓有陰陽含義,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寒涼與溫熱是相對立的兩種藥性。四性之外還有一些平性藥。下面舉例說明。
寒性藥:石膏,知母,梔子等。
涼性藥: 菊花,葛根,淡豆豉等。
熱性藥:附子,肉桂,乾薑等。
溫性藥:麻黃,桂枝,香薷等。
平性藥:黨蔘,山藥,甘草等。
五味,是指藥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
酸:“能收,能澀”,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
苦:“能洩,能燥,能堅”,具有清瀉火熱,洩降氣逆,通洩大便,燥溼,堅陰等作用。如黃芩、梔子清熱瀉火,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溼。
甘:“能補,能和,能緩”,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作用。如人蔘大補元氣,甘草調和藥性,飴糖緩急止痛,熟地滋補精血。
辛:“能散,能行”,具有發散,行氣血的作用。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
鹹:“能下,能軟”,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如芒硝洩熱通便,鱉甲軟堅消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