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記得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醫院這個地方,不可不去,不可常去。這句話體現了人們對醫院的矛盾心理。有病要去看醫生,病重的要住院,這是理所當然。如果沒病常往醫院跑,別人就會說“這人有病”。

近幾年自己由於身體健康原因,每年要去醫院住院檢查一次。除了檢查治療之外,住院期間閒來無事免不了胡思亂想,對於住院有些感悟,也算是住院的一點額外“收穫”吧。

現在去醫院看病,如果病情稍微重一點,一進醫院大門就是三部曲:住院、檢查、打吊瓶。

先說說這檢查吧。不論啥病住院,X透視、CT、彩超、心電圖、核磁共振等等,這些檢查基本都要先來一遍。曾經有位老先生每年都要住幾次院,每次都要做這些檢查。人老了想法多,檢查那麼多的部位他就懷疑是不是這些部位有問題,檢查下來結果基本沒有大問題。老先生不理解,於是就去問大夫:

“大夫,怎麼每次看病都要做這些檢查啊?”

大夫回答說:

“不檢查我咋知道你有病沒病?”

“這不是每次檢查都沒有問題嗎?”

“沒問題不好嗎?難道你還想查出點問題?”

老先生徹底無語。

面對這種無奈你得學會去“悟”。後來在我經歷了多次這樣的檢查後,自己終於把這事兒悟“透”了:醫院為啥給你做那麼多的檢查?因為人是個綜合體,眼口耳鼻喉,肝脾胰肺心,腸胃膽腦腎,腰頸骨神筋,身上某一個部位生病了,這個部位與身上所有的部位都是相互關聯的,不是有句話叫做“牽一髮而動全身”嗎?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既然人是綜合體,那就要綜合檢查,綜合治療,如果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到最後是“頭”也治不好,“腳”也治不好,還有可能出現“摁下葫蘆起來瓢”的連鎖反應。如果你悟透了這個道理,再有更多的檢查,你也就能坦然接受了。再說了,醫院也是要有經濟效益的,買了那麼多的先進裝置,總不能放在那裡看“西洋景”吧。

再說說這打吊瓶。這是我住院最“沭頭”的一件事。為啥“沭頭”?一個字:疼。家人說我膽小怕疼,不是我怕疼,你說這好好的面板,用針給你紮上一個窟窿眼兒,能不疼嗎?但是,既然你去住院看病,打吊瓶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不管你是生啥病,醫院最重要、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打吊瓶。退休後這幾年我每年都要住院檢查,每次都要打十天左右的吊瓶,每次打吊瓶都把我打得心驚膽戰。今年住院檢查時我忽然“聰明”了,想改變一下思路:不看西醫看中醫。看中醫應該不打吊瓶吧?但是,這僅僅是我的一廂情願,我的思路大錯特錯,事實與我的初衷大相徑庭,中醫照樣打吊瓶。當我對此提出疑義時,一位中醫大夫告訴我:

“在中醫科住院也必須打吊瓶,住院怎能不打吊瓶呢?這是醫保報銷的起碼要求。給你打的這個吊瓶作用是活血化瘀,軟化血管,保護心臟,是一種對老年人普遍適用的藥,你就放心打吧。”

不僅如此,中醫治病還有一種方法:艾灸。一看這名字就知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療法,當然是純粹的中醫治療手段,但萬萬沒想到,這艾灸的滋味更加難受:先是在你病灶部位用火點著艾草,還要加上兩支醫用燈猛烤,說是要把艾草的藥力烤進病灶部位,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剎那間只見煙霧繚繞,火光閃爍,一不小心就會燒傷面板。最“恐怖”的還是扎針,大夫用個小盒子端著幾十個銀針,一個個給你扎到穴位上。給我扎針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大夫,看著挺溫柔的,手法卻很老道,手上有點真功夫,穴位拿捏的很到位,針扎進去後還要用手使勁捻一下,多數針扎進去有酸、麻、漲的感覺,但是有些針扎進去卻非常疼,而且疼的感覺比打吊瓶有過之而無不及,最疼時忍不住要掉眼淚。女大夫很溫柔地解釋說:

“這最疼的地方就是神經最密集的地方,越感到疼,就說明扎針的效果越好。”

我的那個天!我這是何苦來著,躲過了西醫沒躲過中醫,不僅沒躲過吊瓶,而且又“遭遇”了艾灸,用我媳婦的一句話就是:你是躲槍躲到刀刃上了。

人終歸是要生病的,老百姓有一句話“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尤其是老年人更是如此。有一次我跟一位“高明”大夫閒聊,這位“高明”大夫說了一個觀點我很贊同:

“70歲以上的人70%有病;80歲以上的人80%有病;90歲以上的人90%有病。100歲以上的人基本沒病了,為啥?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活到100歲,人都沒了,病還會有嗎?”

這話聽起來忒有道理。

活著就是勝利,健康才是唯一,快樂才能幸福,別的,神馬都是遊戲。讓我們都健康、幸福、快樂地活著吧!

這,就是我住院的一點點感悟,與你共享。

12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食療助祛白!“百益果王”木瓜白癜風患者可以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