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佈、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一種理論學說,它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學說是古代醫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二千多年來一直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診斷,治療及預防保健。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是與中國古代獨特的醫療保健方法如按摩、鍼灸、氣功等的應用分不開的,同時,它也是中醫學區別於其他醫學體系的最為顯著的標誌。

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絡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以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的平衡。中醫的按摩、鍼灸、氣功,包括方藥等,無不以經絡理論為依據,所以《內經》的《靈樞·經脈》說:“夫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靈樞·經別》言:“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說明經絡對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位古代著名的中醫家說:“不知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所以,歷代中醫家都十分重視經絡的作用。

經絡主執行氣血,在春秋戰國時期不少著作中都提到了“血氣”。記載孔子言論的《論語·季氏》中,談到人的一生分三個階段:少年時是“血氣未足”,壯年時是“血氣方剛”,“老年時是“血氣既衰”,說明孔子的年代已經把“血氣”變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徵。在《管子·水地》篇則談到:“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這裡既提到“血氣”,又提到“筋脈”,並認為“筋脈”是通流“血氣”的;還把地面上的水流比作人體內的“血氣”,地上的水應當流通,人體內的“血氣”也需要流通。《呂氏春秋》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藏、六府,肌膚欲其比也,血脈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關於“精氣”,在《管子·內業》中已有討論,其中記載:“精也者,氣之精者也。”從“氣”推論到“精氣”,對生命現象的認識又深化了一步。

以上內容,我們可結合《靈樞·經脈》的一段話來理解:“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面板堅而毛髮長。谷(飲食)人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這裡把“精”看成是人體生命的物質基礎,而且與腦髓有密切的聯絡。從內到外,骨、脈、筋、肉、面板、毛髮,構成了整個形體;飲食進入胃腸,化生血氣,通過“脈道’’而執行周身。由此可以看出,《黃帝內經》已經將當時有關人體生理的認識作了系統而全面的論述。

“脈”,本義是指血管,《說文解字》解釋為“血理分斜行體者”,馬王堆漢墓帛書又演變為“溫”,從字形結構上可以看出,古人是將水流現象比作血流。“經”、“絡”名詞的出現較“脈”為晚,它是對“脈”作進一步的分析。經,原意是“縱絲”,有路經的含義,也就是直行主線的意思;絡,有網路的含義。《靈樞·脈度》說:“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就是指將“脈”按大小,深淺的差異分別稱作“經脈”、“絡脈”及“孫脈”(孫絡)。經和絡的名稱,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有“中經維絡”一語,意思是病邪侵犯到經、維、絡——也可稱它是經脈、維脈、絡脈(奇經八脈中有陽維、陰維,經筋中有維筋)。在《漢書,藝文志》中“經絡”二字連在一起出現,書中記載:“醫經者,原人血脈、經絡、骨髓、陰陽、表裡,以起百病之本……”。這裡似乎將“血脈”、“經絡”作了區分,其原意也許是將“血脈”作為總的名稱,而“經”和“絡”是指脈的類別。《靈樞·口問》言:“經絡厥絕,脈道不通”,也是將“經絡”和“脈”並提,意思是經脈、絡脈的血氣厥逆(經氣厥逆)或終絕(經氣終絕),脈道也就不通暢了。

經脈、絡脈,簡稱為經絡。進一步又按氣血虛實和陰陽部位的不同,分別稱為“虛經”、“盛經”、“陰經”、“陽經”、“陰絡”、“陽絡”、“大絡”、“小絡”、“浮絡”等,在《內經》的《素問·調經論》中有較為集中的論述。《調經論》中還提到“經隧”一詞,原文為:“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這裡把“經隧”講得很重要,正常時執行血氣,有病時診斷治療者要掌握這個。隧指潛道“經隧”可理解為經脈內的通道,與“脈道”意義相似。但《調經論》又說:“氣有餘,則寫(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洩其氣”。它要求針刺瀉“經隧”而不要損傷”“經”不要出血和洩氣,似手是說“經隧”指的是“經”外的通道。

古代典籍中關於“經絡”有這麼多的名詞出現,總的是為了分析各種各樣的氣血執行通道,這些通道中最為具體地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血管,也就是脈,但古人由此而擴展出來的許多概念,實際上已大大超出了“脈”的應有範圍。關於“脈”字的本義,東漢時許慎著寫的《說文解字》解釋為“血理分斜行體者”,到了五代時徐鍇編寫的《說文解字系傳》則補充為“五藏六府之氣血分流四肢也”。從單純的“血”補充為“氣血”,並指出其在臟腑與四肢之間的聯絡,這大概是吸收了中醫理論的結果。

人體內氣血執行的現象是形成經絡概念的客觀依據。而氣血執行現象,既有一些顯而易見的血流現象,更有一些不易於分析的、較為複雜多樣的氣行現象。《靈樞·營衛生會》中言:“血之與氣,異名同類”,古人是把兩者統一起來考慮的,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氣血執行的:

①按摩和鍼灸的感應 按摩和鍼灸都屬於中醫外治法。按摩又稱推拿、案杌等,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療法。古人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就要不斷地從事勞動,並與自然界各種不利因素作鬥爭,艱苦的勞動使損傷和疾病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主要威脅。在實踐中古人逐漸發現按摩能使疼痛減輕或消失,在這基礎上人們逐漸認識了按摩對人體的治療作用,並且有目的地把按摩用於醫療實踐,不斷地加以總結,就逐漸形成了按摩治療體系。中國這一體系的形成是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兩漢時期,當時有兩部中醫學鉅著,即《黃帝內經》和《黃帝岐伯按摩十卷》,這兩部書第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確立了按摩作為一門醫療學科在中醫學體系中的地位,因此可以說按摩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醫療方法,是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古代按摩與針刺結合應用,扎針前的取穴和去針之後都要用按摩,如《靈樞·雜病》中言:“按已刺,按之立已”,意思是先按壓再針刺,針刺後再用按壓,病痛就能止住。按摩的過程會出現氣行現象,如《素問·調經論》中說:“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根據《甲乙經》和《太素》的記載,原文中的“不足”應改為“足”,“不”字是誤添的,應當是“移氣於足”。楊上善《太素》注說:“按摩使神氣至踵……”,意思是用按摩手法使感覺傳導到了足跟,疾病就可康復。按摩,鍼灸所出現的感傳現象,可能是描述經絡循行的主要依據。 最初階段的鍼灸治療,大概是按病痛的區域性取穴進行鍼刺和艾灸,即《靈樞·經筋》所說的“以痛為腧”;另外,還可以找到一些並不是壓痛,而是按壓之後感到舒服的部位進行鍼刺或艾灸,即《靈樞·五邪》所說的“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針刺有可能出血,出血後病症減輕了,出現“見血立已”的效果(見《靈樞·雜病》),因而就有了專找鬱血、充血部位來針刺的,即所說的“取血者”(見《素問·藏氣法時論》)。最為重要的是針刺時還可能出現各種感覺傳導現象,即所謂的“氣行”,氣行的情況因每個人的型別不同而有所區別,《靈樞·行鍼》分析了這種情況:“或神動而氣先針行,或氣與針相逢,或針已出,氣獨行,或數刺乃知……”,針刺要求氣至,《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刺之要,氣至而有效”,說明掌握氣行現象是取得鍼灸療效的關鍵。

②導引氣功的“行氣” 導引、行氣,現代人稱之為氣功,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之一。《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雜食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蹣,故導引按蹣者,亦從中央出也”。《靈樞·官能》說:“緩節柔筋而心調和者,可使導引、行氣”,認為肢體靈活、心平氣和的人可讓他掌握導引、行氣的方法給人治病。導引時要運動肢體,行氣時則要調整呼吸,如《莊子,刻意》中記載的:“吹啕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導)引之士,養形之人,鼓祖壽考者之所極也”。戰國初期的文物中有一塊玉佩,上刻有文字,名為(行氣玉佩銘》,銘文為:“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這是關於氣功行氣過程的描述,意思是呼吸深沉使氣蓄積(于丹田),會出現氣的上下執行,後人稱這種現象為“小週天”和“大周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有一幅畫上有各種姿勢的“導引圖”,並與記載十一條脈的文字連在一起,這就說明導引,行氣與經絡學說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③穴位主治作用 按摩、鍼灸治療,從區域性取穴的“以痛為腧”發展到根據穴位的主治作用來選穴,即《素問·厥論》所說的“治主病者”,這在認識上是一個飛躍。“治主病者”已是掌握了穴位主治的一定規律性,認識到穴位不僅能治療區域性的病痛,還能治療相關的遠端部位的病痛,如《靈樞·終始》言:“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胭”。為什麼上病可以下取,下病可以上取,頭病可以取足,腰病可以取胭,其中必然存在一實的聯絡圖徑。經絡學說所描述的循行路線,可能是結合了這方面的認識,經絡和穴位結合在一起,使人體的氣血執行成為一個表裡內外連通的統一整體。

④疾病症候 按摩、鍼灸、氣功等方法都可用於治療疾病,從疾病症候的表現可反映氣血執行的異常現象,如出現上下相連、內外相應的病痛等。《靈樞·經脈》說:“當脈所過者熱、腫”;《靈樞·周痺》說:“上下移徙隨脈”、“隨脈以上,隨脈以下”;《素問·藏氣法時論》則言:“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這些都是把病痛出現的部位直接與“脈”聯絡起來,構成了上下內外相通的病理概念。所以每一經脈或絡脈,於循行路線之後都記述其有關病候。

⑤解剖知識 《靈樞·經水》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皆有大數。其治以鍼灸,各調其經氣”。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首先講到對正常的人可以通過外部的測量、按壓、撫摩而探知經絡氣血的活動,其次才講到對於死人可以解剖來觀察。前者的度量、切循是主要的、易於做到的方法,後者的解剖則是配合性的,不易於做到的方法,這說明古人認識經絡不是以解剖觀察為主,而是以按摩、鍼灸等方法為主,在臨床治療中發現某些規律性現象,進而把它們結合到一實的解剖知識中來進行描述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六件事很傷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