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輕鬆活到100歲,關鍵在於過好人生的前60年——
60歲退休後,壓力減輕了,時間富裕了,經驗成熟了,很容易就一馬平川,一路平安到80歲。
80歲以後只要好好關愛自己,可以20年不變,平安到100歲。很多人都是“死於無知”,因為不懂得保健知識。
1. 杜絕大肚腩!
現在很多人一摸自己的肚子,就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了平坦小腹了,而是一整塊的大肚腩,對於這個大肚腩的出現,很多人都無可奈克,不僅是穿衣不好搭配,也讓自己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影響。因此,胖子的平均壽命也大大短於體重正常的人,活不到100歲也實屬正常!
除了注重飲食外,每週進行至少3次,每次最少30分鐘的跳繩、跑步等有氧運動,這樣就能幫助身體更好燃脂。但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身體進入適應期,降低消耗熱量,最好經常變換有氧運動的方式。
2. 控制好血糖!
因為生活水平提高的關係,不少人攝入大量含糖食物,也因此誘發高血糖等疾病。高血糖多見於中老年群體。然而,高血糖對人的日常生活構成較多影響。鑑於高血糖誘因大部分與飲食有關係,包括長期大量食用糖分高的食物,比如果汁、碳酸飲料、糖等食物。因此,在生活中有必要注意糖分等食物的攝入。定期運動和多食用高纖維素食物等等。若需要服藥控制血糖水平,需在醫囑下服用即可。
3.保持好心態!
有句老話:“活得好壞,全在心態。”好心態是養生的關鍵,可以勝過一切保健品。
老年人要老有所樂,這才是老年人 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老年人積極鍛鍊 身體,活得好好的,得健康之樂,樂及兒孫;老年人積極參與文娛活動,開開 心心的,得精神之樂,一人得樂,眾人皆樂;老年人參加公益事業,為人排憂 解難,使助人為樂蔚然成風,就樂在其中。
“老有所樂”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 創造,也需要家裡人的支援,更要靠老年人自己的努力。老年人應該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享受天倫之樂,失偶了,找合適的老伴,再享受夫妻之樂;有條件去旅遊,可享 受自然之樂;結伴談天說地,打牌釣魚, 不難做到,又何嘗不是開心之樂。
4. 吃飯八分飽!
要想身體好,飯吃八分飽。古代老中醫也有一句話:“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
建議老年人每日三餐不可過飽,兩餐之間可適當加一些零食。吃得過飽,會增加腸胃負擔,使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重要器官呈缺血狀態,不利健康。
老人因體內的器官日趨老化,消化及吸收力因此減退,所以飲食宜八分飽,如果長期貪多求飽,既增加胃腸的消化吸收負擔,又會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甚至猝死過量飲食不僅會使血液大量流向胃部,導致供給大腦的血液減少,造成腦功能的衰退,還會加重大腦控制消化吸收的神經的負擔,使其經常處於興奮狀態,這就必然造成大腦內的語言、記憶、思維等智力活動神經經常處於抑制狀態。由此可見,長期飽食會導致大腦的早衰。長期過量飲食還會導致營養過剩,如果平時再運動不足,就會造成大量的脂肪和垃圾在體內堆積,這也是中老年人肥胖症產生的重要原因,而肥胖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絡。
5. 生命在於運動!
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適當適量的運動對身體有益,不僅讓人控制體重、保持身型之外,還讓人精力充沛,強身健魄,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由於老年人處於特殊時期的人群,在運動時需要多加註意,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
選擇合適的運動
老年人身體的各個方面都不如青壯年,除了本身的臟器衰弱以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也是老年人群體中間普遍的健康疾病,因此,老年人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儘量選擇較輕緩的運動,如:太極拳、慢跑、游泳、做體操等,運動強度大的運動就應該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