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我艾太陽,因艾生愛!讓每個生命因艾充滿Sunny!

通常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糖尿病、腎功能衰竭、肺源性心臟病、三高、腫瘤等代謝紊亂性基礎疾病的老人,冬季遇寒冷刺激容易發生老年低體溫綜合徵。這種情況常常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病死率可以高達70%左右,這也是冬春之交歷來老人集中離世的極重要誘因。老年性低體溫綜合徵目前尚無特殊藥物治療,也缺乏有效治療方法,死亡率很高,通常主要依靠預防避免。依據“體溫管理”理論和技術創新,新尚艾灸有可能成為這個冬天的煦陽暖流,有望幫助罹患低體溫綜合徵的長者安全越冬。

[老年低體溫綜合徵-概念與表現]

老年低體溫綜合徵是指體溫在35℃(腋溫)以下引發的一系列嚴重的生理功能紊亂症狀。誘發原因主要是在體溫調節功能衰退的基礎上,遭遇寒冬,造成氣溫偏低時體內產熱和散熱過程紊亂,體溫調定點較快下降,使體溫降至正常以下。老年人低體溫綜合徵在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約為3%,屬於典型的退行性疾病,疾病過程呈現漸進性特點,類似“冷水凍青蛙”,十分隱蔽,日常極易被忽略。遇有極寒天氣容易誘發,或者病情快速加劇,通常對於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威脅甚大。

老年低體溫綜合徵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 畏寒怕冷、寒戰顫抖、肢體面板溼冷;四肢冰涼、手部僵硬、手指敏捷度下降60%左右,握力下降30%左右。不願起床、不吃不喝、不解大小便;精疲力竭、思維混亂、言語不清。當體溫降到35度時,患者會出現精神萎靡,昏昏欲睡,反應遲鈍、頸項強直、面板蒼白或伴有水腫,四肢厥冷、精神恍惚、心跳緩慢、脈搏微弱、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停止顫抖,瞳孔放大,血壓下降、呼吸淺慢、軀體僵直,甚至昏迷。

也有部分反應差的老年人直直接進入木僵狀態,而且自身沒有寒冷感覺。有統計顯示,60歲以上老人在氣候特別寒冷的冬季,死亡率要比一般冬季高出60%以上,其中“低體溫綜合徵”是極重要誘發因素。

2018年末,中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2.5億人,佔總人口的17.9%,老年人低體溫綜合徵患者大約為千萬人左右。低體溫綜合徵前期(症狀較輕的發展中準患者)的老年群體相信會是一個更大數量的存在,其症狀多樣,程度不等,也必然會影響老人們整體的健康和生活狀態,並會直接影響生存品質與生存期。對於有老年人的家庭、養老機構乃至整個社會而言,這個群體無疑都是最需要關愛和溫暖的,幫助他們安全越冬,這個冬天讓他們溫潤如春是德行天下,孝敬長輩最值得做的事情。

[老年低體溫綜合徵-主要病因]

老年低體溫綜合徵的成因是由多方面複雜因素疊加累計,逐漸形成的,主要包括整體生理退化影響、陽氣日漸衰落,衰老期的心理變化以及冬令季節的直接影響,其中低體溫是比較核心的基礎性改變,並與其他因素交疊累加,互為因果,形成惡性迴圈。

老年低體溫綜合徵的病因大致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生理退化:體溫作為人陽最重要的標誌,其一生中的高點是在母體內(平均約為37.2-38度),出生之後就一路向西,在一個相對恆定的狹窄範圍內波動,總體趨勢隨著陽氣損耗而持續下行,到65歲左右時,大約就已經普遍低於36度了,並呈現出許多低體溫狀態的臨床表現。隨著陽氣的越來越虛弱,迴圈系統低節律,新陳代謝低效率,免疫系統低功能等表現突出的“三低狀態”開始形成,並日漸表現突出,身心感受都是越來越冷。這既是整體生命機能的衰老狀態,也是很多慢病三高患者的另一極(陰陽互根)。生理退化,陽氣日衰是老年性低體溫最主要的,而且也是其難於逆轉的主要病因之一。

生活方式:老年人的生活節奏變慢,活動半徑縮小,內容大幅縮減,運動量持續減少,食慾和食量下降,加之胃腸功能弱化,營養的吸收和補充變得困難重重,機體的能量供給也因此難以為繼,氣血虧虛,營養不足,或者有失偏頗表現突出,陽氣耗竭愈加明顯,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生命整體開始處於衰老的低執行低效率狀態,並日漸加重。

心理改變:隨著年齡增長,中老年人的心理情緒也發生較大變化。主要包括認識能力低下,例如感覺能力降低,意識性差,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等。孤獨和依賴,容易產生抑鬱,出現壓抑、沮喪、悲觀、厭世等,或者焦慮,表現出心胸狹窄、吝嗇、固執、急躁等。易傷感,易激怒,易懊悔,易恐懼,並伴有心身症狀,例如血壓升高、心悸、呼吸加快、尿頻、厭食等症狀。睡眠障礙,例如睡眠減少,睡眠淺、多夢、早醒等睡眠障礙。還有衰老感、空虛感、無聊感,以及健忘話多,情緒多變等。

整體而言,日漸邊緣化的社會地位變化,特別是缺少社交和陪伴的老年生活,很容易發生情緒和心理改變,孤寂冷漠空虛衰老等很容易成為心理常態,加上冬季的萬物收藏,了無生息,悲秋之後的沮喪寂寞隨著冬令漸次蔓延開來,極易加劇心理情緒負擔,形成消極、抑鬱乃至絕望。進一步加劇低體溫綜合徵的程度,並互為影響。

“隨變應變”:隨著機體能量的供給與消耗的雙向持續減少,類似於空調控溫裝置的機體“體溫調定點,”因為“用進廢退”的進化規律而出現逆進化,體溫開始逐漸降低的變化,並具有累積性,這應該是低體溫發生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其分子機制之所在。

陽氣虛弱: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精神不振、萎靡懶動、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淡而胖、脈沉微無力,各種陽虛證集中表現,“寒溼淤堵”等也頗有越演越烈之勢。陽氣猶如自然界的太陽,陽氣不足,則內環境同樣也會處於一派“寒冷”狀態。

寒冷刺激:冬季氣候嚴寒,萬物蕭瑟,陽氣斂藏的同時,寒主冷凝收引外界阻力驟升,大自然既減少了生命的陽氣動力補充,同時還增加了機體生命活動的寒冷阻力,雙管齊下給老年人的機體帶來多倍的直接壓力和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心陽不足,心火趨弱,心腦血管的供給不足,進而影響到五臟六腑的濡養,整體生命機能效率的進一步下降。

歸納起來,老年低體溫綜合徵的主要病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三個方向:其一,心身機能的生理性衰老退化改變;其二,陽氣耗竭正氣不足,精氣神日漸衰弱,難以支撐;其三,冬令生命藏陽的“冬眠期”,寒冷凝滯帶來較大的生存壓力。因為這些病因所導致的食慾不佳、營養不良,孤寂冷漠以及失眠等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小覷。其中尤以低體溫的影響最為廣泛且後果嚴重。

[老年低體溫狀態-預防與治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愛幼從來都是中華民優秀文化傳統的精華,也是德行天下的根基所在。因此,任何時候對老人的呵護和照顧,與家國天下,都是重要的和必須的。寒冬臘月,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有老年低體溫綜合徵的老人,溫暖呵護就顯得尤其重要和必須。

因為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方法,老年低體溫綜合徵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預防和照護。首先是做好越冬的基礎性保暖措施:包括面南而居,居室保暖,冬裝服飾,熱食熱飲,豐富營養,切忌受寒受凍,也要避免受風遇冷,充足睡眠,Sunny充沛才出門,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中午子午覺後堅持一段時間的日光浴。還有就是積極防治基礎性疾病,保持身心處於良好狀態,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努力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

其次是做好老年人冬令季節的心神溫潤:“哀莫大於心死。”老人的心理孤寂冷漠甚於身體的寒冷,也是低體溫綜合徵極其重要的病因之一,因此,必須給與足夠的重視。陪伴、呵護、聊天、遊戲,追劇、電影、聚會,旅遊、甚至發呆也可以,儘可能抽出時間,成為那個自己生命中曾經最重要人的生活夥伴,行為依賴,日常內容,給他最長情的溫潤,回饋反哺他最貼心的溫暖。這無疑是最寶貴也最管用的,能夠融化任何寒冷堅冰的療愈措施。也正應了那句最著名的關於醫者的墓誌銘:“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最後是關於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低體溫有效復甦措施:“知艾者福,善灸者壽”並非空穴來風,的確屬於典型的綠色太陽能療法,簡便效廉數千年傳承不綴,安全可靠,可能是目前能夠較快復甦低體溫的有效方法。其中新尚經典艾灸解決方案,將禪煦灸等藥王經典灸法與內服植物精華營養等緊密結合,藉助艾灸的光熱效應及其同頻共振所引發的多網路蝶變作用,以及由艾火強力遞送的微奈米植物活性精華的快速透皮藥理活性,加上優質營養補充,適當運動、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貼心照護等整體統籌,多維協同,內外兼顧,標本同治,可望發揮實際檢測得到的低體溫復甦作用,起到事半而功倍的老年低體溫綜合徵的有效防治作用。

艾灸的艾火蘊藏有太陽真火,通過太陽、地陽、人陽生命光線的同頻共振和對機體的光熱生物能量補充,引發體內多系統網路深刻而廣泛的應激蝶變,進而發揮艾灸獨有的溫熱、溫補和溫通作用,能夠直接補充生態物質能量和調諧資訊,純陽之性由內而外的散發開來,通達經絡臟腑,濡養四肢百骸,讓太陽之火溫潤生命,冬日裡傳遞敬老孝順,體驗不一樣的特別貼心溫潤。

老人艾灸居家自助無疑比較方便,禪煦灸等灸法也屬於適合老年人居家自助的經典灸法。只是需要特別注意安全,一定要注意防止燒燙傷和用火安全。老年人的感覺遲鈍極容易發生燒燙傷,因此艾灸過程中始終需要有人陪護,並在反覆詢問灸感的同時,以自己的手指放在艾灸穴位區域性,始終及時把握艾灸溫度。再就是艾灸結束後的滅火一定要徹底滅透,防止復燃。

用艾灸幫助老人復甦低體溫,肯定有效,只是需要解決“持之以恆”問題,費時費事,考驗耐心,某種意義上,也是考驗孝心,成就自己的靜心修行過程。

再有十餘天,就是春節了,又到了萬千遊子歸家團聚時,除了往年的親情陪伴以外,今年給父母的健康年禮,不妨增加一個艾灸,親手幫父母做幾次艾灸,聊聊天,嘮嘮嗑,心手並用,幫父母驅散低體溫的內外寒意,反哺溫潤父母心身,助力父母安全越冬,讓父母更長久的陪伴在自己的生命中。

我艾太陽,讓每個生命因艾充滿Sunny!

作者小傳:吳周強,中醫藥研究員,高階健康管理師,資深家傳鍼灸醫師。薈聚48年生物醫藥工作經驗,原創分享大資料時代新尚艾灸知識。敬請大家批評指正,也請【點贊】、【關注】、【私信】。所有評論諮詢必回覆!

*本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所有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怎麼吃肉才健康,三類肉各有不同,醫生教你吃肉,藥補不如食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