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問題大,牽涉頸與椎
我們的兩隻胳膊和腿是身體上最明顯的組成部分之一,一旦四肢有了疾病的隱患,其不僅僅只是預示著身體部位的病變,更會因此而影響每一天最基本的行走坐臥。大凡發生在四肢上的疾病,其提示的訊號基本都離不開痛、酸、腫、脹這四個方面。提前注意四肢上發出的小小疾病訊號,才能保證我們的健康生活。
手背上出青筋,甚至會沿著手臂蜿蜒而上,這可能是心臟病的徵兆。
有人手背上會青筋露出,靜脈血管鼓脹拱起,甚至會從手背一直蜿蜒向上,呈現這種表象時,就要警覺心臟病的發生。此時可採納一個簡略的測驗辦法:將手往前平舉伸直,此刻靜脈依然是怒張的狀況,接著把手往上抬高45度讓血液往下流,正常情況下靜脈中的血液會因加速回流而導致青筋短暫消失。如果靜脈血管鼓脹依舊,那就是心臟功能不全的體現。
老年人如果胳膊出現莫名其妙且不由自主地抖動,小心這是帕金森病的前兆。
胳膊抖動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甲亢,如果同時伴有怕熱、眼睛突出、心慌的感覺,那就是甲亢無疑;二是帕金森病。一般來說,年輕人出現該症狀多是甲亢,而年紀大的人群則應考慮帕金森病。因此,可以根據年齡和其他相應的併發症狀,來判斷胳膊抖動的情況到底如何。
左胳膊痛,可能是心臟病的訊號。
心臟病被稱為是健康的“第一殺手”,一般在男性45歲以後以及女性絕經期後為心臟病的高發期。心臟病的一個特殊表現是,患者往往會出現左肩、左胳膊疼痛,胃痛、牙痛等症狀。如果自己的左臂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痛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這非常可能是心臟病的訊號。
預防心臟病,在平時的飲食結構上要多注意調整,以“粗、雜、素、淡、鮮”這五字方針為指導,多吃粗糧,吃東西應該多種多樣,清淡、少鹽、新鮮,才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病機率。
肩膀痛,並且活動明顯受限,這是在告訴你要警惕肩周炎的發生。
肩周炎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發的疾病,病發時會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在發病前期,患者一般都會感覺到肩部會有偶發性的疼痛,並且大多是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出現頓痛或呈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遭遇氣候變化或者過度勞累時,疼痛往往會有加劇趨勢,甚至可以輻射到脖頸的部位,並且使整個肩部的活動受限。
患者往往還會有怕冷的表現,即便是在炎熱的夏季都不敢吹風。如果按壓肱二頭肌部位,會出現明顯的痛點。當你的肩膀部位出現了以上這些症狀,應該刻不容緩地到醫院去做X光檢查。
很多患者剛開始覺得疼痛能忍就忍,直到實在無法忍受後才到醫院檢查。當拿著X光片來找我看時,才發現原本只是肩周炎,卻已經引起了肌肉萎縮和骨質疏鬆的情況,真是悔不當初。
而很少有人知道,肩周炎也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相對比,肩周炎的發病率分別為19%和3%,這表明糖尿病與肩周炎的發生有顯著的相關性。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肩關節感覺僵硬、疼痛、活動受限,一定要及時查查血糖是否升高,以避免出現其他意外的病症。
手臂發麻,是在提示頸椎病。
曾有一個只有三十歲左右的小夥子到我這裡來看病,哭訴說感覺手臂發麻,脖子也有點轉不過來,擔心就此落下殘疾。在我詢問了他的工作後得知他是整天面對電腦的白領人士,於是就推斷他的症狀應該是頸椎病的先兆。在中醫的理論範疇中,痺症的主要病因是肝腎虧虛,精髓不足,氣血衰少,骨失於濡養,風寒溼邪易於侵襲經絡,出現這種症狀多是由氣滯血瘀所引起。這本是老年人群高發的病症,但現在由於年輕人工作和生活中大多數時間都伏在電腦前面,或者是小孩子因為書包過於沉重而引發了頸椎病。
長時間感覺到有不明原因的上肢麻木,尤其是在指尖位置,並還有久治不愈的頭痛或者偏頭痛,以及持續出現耳鳴和聽力障礙,伴有不明原因的噁心感覺,偶有心律不齊以及心絞痛的症狀,血壓忽高忽低捉摸不定,髮油較多甚至出現脂溢性皮炎,脫髮也比較嚴重,經常會落枕,呼吸、消化、內分泌等系統功能出現紊亂,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中的某幾項,就要考慮頸椎病的併發症的可能性了。
除了藥物和物理治療,頸椎病更為關鍵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措施。改變不當的工作姿勢,避免頸部遭受運動或者意外的超負荷壓力,注意防寒,經常進行放鬆練習,這些都是預防頸椎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