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何某,退休後迷戀於“養生”,經常聽某些養生保健公司組織的“養生講座”,被養生講座上老師推薦的養生保健產品所吸引,兩年內將一輩子的積蓄都花在了購買養生保健產品上,希望延年益壽,結果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羞憤交集之下,跳海自盡。“養生”的初衷,導致了“養死”的結果,實在令人惋惜。
何謂“養生”?對這個問題認識不清,以上的悲劇將難以避免。
一些年青人以為,養生是老年人的事,與青年人無關,只要努力賺錢就什麼都有了。一些已經富起來了的人,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花錢買養生保健品吃,或天天吃富於營養的山珍海味或藥膳就是養生;又或者天天泡在“養生館”裡做刮痧、拔罐、按摩、鍼灸等就是養生。
其實,養生並非老年人的專利,而是人人需要了知的常識;養生也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商品,而是人人可以得到的大自然的饋贈。
養生的含義“養生”是中醫特有的概念,中醫養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養”是“保養”“養護”“長養”的意思,“生”就是“生命”。簡單地說,“養生”就是養護自己的生命。
如何養護自己的生命?如果對生命的本質缺乏基本的了解,則養護生命無從談起,養生就是一句空話。
五千年一脈相承、綿延不絕的中醫藥文化早已對複雜的生命作出了大道至簡的解讀:生命的本質在於內部擁有一種“生氣”——生生不息之氣,一旦這種生生不息之氣消亡了,生命也就終結了。因此,養生就是養護好這種生生不息之氣。
維持生命的這種“生生不息之氣”又是什麼?分而解之,就是精、氣、神。精氣神充足,則生命力旺盛。因此,養生的實質可以歸結為養精、養氣、養神三個方面。
養生與養精精來自先天,稟自父母,故又稱為“先天之精”。當受精卵形成以後,父母的先天之精便注入了這個新的生命體內,這種先天之精化生出的元陽是生命的原動力,它推動生命按自己的規律不斷髮育成長為胎兒,脫離母體後繼續推動生命不斷成長變化,到青春期以後具有了生殖能力,更年期以後又喪失了生殖能力,這一切都是由這個先天之精所決定的。步入老年後,先天之精逐漸減少,人就顯出衰老之態。當先天之精耗竭之時,生命便走到了終點。
養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延年益壽,而壽命的長短主要與人稟賦的先天之精是否充足及後天對這個先天之精的保養是否得當有密切關係。由於先天的稟賦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先天之精不可複製,也不可補充,只能減少而不能增多,因而延年益壽的根本在於保養好這個無法增長的先天之精。
先天之精的儲藏地稱為“腎”,這個“腎”並非現代解剖學所見到的長在腰部的那兩個同名的實質臟器,而是一個功能的概念。中醫將腎視為“先天之本”,就是因為“腎藏精”,腎的功能強弱決定了藏精的能力,而腎藏精的能力決定了壽命的長短。從這個意義上說,保養先天之精的根本在於養腎。
如何養腎?有人迷信於“以形補形”的說法,以為吃動物的腎臟可以補腎,又或者吃類似腎臟外形的東西(如豆類、核桃等)可以補腎,這都是概念混淆之後想當然的臆測。
腎的功能主要在於收藏,養腎的根本不在於吃任何補品,而在於學會養藏。人在什麼時候是藏起來的?睡眠中!睡眠就是一種收藏行為,與腎的收藏功能相應,因此符合自然的睡眠就是最好的補腎方法。
真正的補腎是將影響腎收藏的漏洞補起來,而不是往腎裡補充什麼新的物質。熬夜是最傷腎的惡習之一,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這是很有道理的。
養生的第一大要務,就是學會正確的睡眠以養腎,使先天之精得以收藏。
養生與養氣“氣”是什麼?通俗地說,就是能量。人體的各種活動,如:眼能看、耳能聽、鼻能聞、腦能思考、肢體能活動等,都需要消耗能量,如同電腦需要耗電、汽車需要耗油才能正常工作一樣。人體各器官發揮正常功能所需要消耗的這個能量中醫稱為“氣”。
如果說“精”決定壽命的長短,那麼“氣”則決定了體質的強弱與健康狀態。氣足,則身體健壯,抵抗力強,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耳聰目明;反之,氣不足則常感精力不濟,不耐疲勞,免疫力降低,容易患病,且纏綿難愈。
“氣”(能量)從何而來?與“精”來自先天不同,“氣”來自後天,由脾胃從食物中化生而來。所謂“化生”,即並非食物的營養成分直接被吸收而成為“氣”,食物僅僅是提供原料,脾胃是製造“氣”的化工廠。由於脾胃所化生的“氣”(能量)的多少決定了身體的健康狀態(即體質的強弱),因而中醫將脾胃視為“後天之本”。
可以說,脾胃的功能強弱決定了“氣”的生產能力,這種能力簡稱為“脾氣”或“胃氣”,《黃帝內經》說:“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如果說腎精決定了壽命長短的可能性,那麼“脾氣”或“胃氣”則為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一旦脾氣衰敗,不能為身體制造能量(氣),則生命必將缺乏生氣而死亡。
並非吃進去的任何食物都會化生出“氣”,那些不能化生“氣”的食物都會變成垃圾甚至傷害脾胃,如果體內垃圾過多而又不能適時排出體外,或者脾胃持續受到傷害使功能減弱,則整體健康必然受到影響,這是許多疾病長期不愈的主要原因。
什麼樣的食物最有利於保護“脾胃”而不傷害“脾胃”?這是每個人需要重新學習的一個重大課題,目前存在的誤區甚多,而在傳統中醫裡早有明確的答案。
養生的第二大要務,就是學會正確的飲食以養脾胃,養脾胃就是養“生氣”,使機體能量充足。
養生與養神“神”是什麼?就是指揮人體進行各種勞作的那種意念或資訊。“神”藏於心中,這個“心”也不是指解剖所見到的胸腔裡那個實質臟器“心臟”,而是一個功能的概念,中醫將“心”比喻為“君主之官”,可見“心”是人體的統帥。養神的實質就是養心。
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除了睡和吃之外,還需要進行各種勞作。以什麼心情從事勞作,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身體的健康狀況。心情愉快地主動從事體力或腦力勞作,則氣血執行暢通無阻,身體自然保持健康;在各種壓力之下被動地從事勞作,心情鬱悶,或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下,則氣血執行不暢,身體容易生病。
養心的根本在於讓自己時時保持在快樂的心情狀態下,但是樂不可極。如何讓自己時刻保持快樂的心情?這需要修身養性,決非任何藥物或保健品可以代替。
養生的第三大要務,就是學會保持快樂以養心,從而指揮身體做正確的事,保持氣血執行通暢。
由此可見,養生的實質在於養成一種順應自然的良好生活方式,以養護人體生生不息之氣——精氣神。
@健康科普大賽@清風計劃@新作者扶植計劃開啟@健康養生@快問中醫超能團
-
1 #
-
2 #
以什麼心情從事勞作,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身體的健康狀況。心情愉快地主動從事體力或腦力勞作,則氣血執行暢通無阻,身體自然保持健康;在各種壓力之下被動地從事勞作,心情鬱悶,或常常處於焦慮的狀態下,則氣血執行不暢,身體容易生病。領會學習了,以後努力心情愉悅的工作著,讓氣血順暢執行,謝謝教授
-
3 #
劉老師的文章必須學習收藏
劉教授:“養”是“保養”“養護”“長養”的意思,“生”就是“生命”。簡單地說,“養生”就是養護自己的生命。細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