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很多人經常反覆感冒,生病,時常來問有沒有增強體質,增強免疫的處方來調養改善體質,這個是有的,而且這也是中醫最為擅長的方面,因為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也就是說:扶正祛邪,通過增強人體正氣來達到預防疾病,儘快讓人體恢復健康的目的,一直是中醫的主導思想之一。

那麼,中醫是如何扶正?如何增強人體免疫力以防病治病的呢?

這需要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進行區分。也就是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需要根據不同問題,不同身體素質,疾病性質進行有針對性的方案,才是有效的。不加區分的給予所謂的增強免疫,比如喝維生素C,免疫球蛋白等等都是西醫的思維,不是中醫的思維。

人體的正氣是相對於侵犯人體的邪氣而言的,也就是人體正常功能狀態,抗擊疾病能力的總概括,是一個泛化而又具體的概念。在人體分為氣血陰陽四大類。也就是氣血陰陽都是人體的正氣,氣血陰陽的虧虛,不足,都容易引發疾病,都容易為病邪所侵襲。概括起來就是:陽氣和陰血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兩類正氣,都可以出現。氣為陽之漸,陽為氣之盛,性質相同,程度略有差異而已。陰血也是如此。

陽氣不足,主要表現為活動功能的減弱和降低,表現為神疲乏力,睏乏不想動,少氣懶言,面色萎黃無華,怕冷,可以表現為全身怕冷,也可以是區域性怕冷(比如腰部,腹部,手腳四肢的怕冷)。又可因臟腑陽氣虛弱的不同分為:

肺氣虛,容易氣短乏力,汗多,怕冷,容易感冒,治療經常用玉屏風散,黃芪白朮防風。

很多孩子反覆咳喘,往往不僅肺氣虛,還有寒飲內停,咳喘白痰,晚上咳喘嚴重,發作期往往用小青龍湯:乾薑、細辛、五味子、制半夏、炒白芍、炙麻黃、桂枝,緩解期往往咳喘不嚴重,但氣短乏力經常用茯苓、炙甘草、五味子、乾薑、細辛。

脾氣虛脾陽虛,面色萎黃無華,腹脹,便溏,消化功能差,可以用四君子:人蔘白朮茯苓炙甘草。脾陽虛則腹部涼,怕冷更為明顯,大便每天3次以上,大便稀溏精神萎靡不振,往往用附子理中丸:制附子乾薑白朮炙甘草等來治療。

腎氣虛腎陽虛,全身怕冷,腰痠腿軟,甚至面部水腫可以用金匱腎氣丸。

心氣虛心陽虛,可以氣短乏力,心慌氣短,面部、雙腿水腫等可以用人蔘、桂枝、茯苓、炙甘草、白朮等。

或者幾個臟腑同時出現:肺脾氣虛證,既有肺氣虛容易感冒,也有脾陽虛容易腹瀉便溏消化差,可以肺脾同治,培土生金,用參苓白朮散,黨蔘、白朮、茯苓、炙甘草、扁豆、山藥、蓮子、薏苡仁、桔梗、砂仁等。脾腎陽虛,則容易出現水腫,可根據具體情況不同選用苓桂術甘湯和真武湯來治療。

這些主要是針對陽氣不足,人體免疫力差的情況,還有陰虛患者往往表現為:

肺陰虛:口乾,嗓子幹,容易乾咳,大便幹,一些小孩子最容易出現,治療採用滋陰潤肺的百合沙蔘麥冬西洋參五味子貝母瓜蔞。

腎陰虛:口乾舌燥,失眠多夢,潮熱盜汗,血壓高,這類往往用六味地黃丸之類治療。

肝陰虛:眼睛乾澀,心煩易怒,口乾等,可以用石斛夜光丸。

可以看到增強免疫是偶針對性的,是根據個人體質不同進行設計不同的方案。這樣更符合人體體質的差異。所以往往效果更好,作用更持久。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冬季數九養生,應少吃2瓜,多吃3白,不生疾病,整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