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調理體質,咱們最先想到的通常都是脾胃,認為只要脾胃強健了,孩子體質自然會好。
可有這麼一類孩子常常被忽略,那就是陰虛內熱體質的孩子。健脾的事情沒少做,偏偏還動不動上火,大便幹、嘴脣乾,時不時還生病。
陰虛內熱怎麼回事,除了日常健脾,還需要做什麼才有用呢?
一、陰虛內熱怎麼回事?脾胃虛寒聽熟了,乍一下聽到陰虛內熱是不是有點蒙?別急,今天就我告訴寶媽這是怎麼回事。
什麼叫陰虛?
中醫講究陰陽。
陽是無形的看不見的,但能維持生命活動的力量,陽盡人衰;陰是能看見的,例如身體裡的精血津液。
身體陰陽平衡,是正常的最健康的狀態;如果身體裡的陰變少,那就會變成陰虛。
陰虛概念其實不難理解,咱們接下來看看內熱又是怎麼回事。
內熱又是怎麼回事?
中醫講陰虛則熱,陰虛和內熱常常結伴而行。
咱們用個形象的比喻來說:
陽就像灶底下的一把柴,陰就像灶上燒的一鍋水。
正常的狀況是柴火不大不小,把水燒得正好溫熱;陰虛就是水少了,正常的火就能把水燒燙。
搞清楚陰虛內熱是怎麼回事以後,該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呢?
二、怎麼判斷孩子有沒有?想判斷孩子有沒有陰虛內熱,其實很簡單,看著3點就夠了。
一年四季的大“紅”人
這個紅,主要表現在整張臉上。
因為有熱症,熱往上走寒往下走。陰虛內熱的孩子很容易面部潮紅,看上去小臉蛋紅撲撲的。
嘴脣也比正常孩子的要紅,舌質整體是鮮紅色或者暗紅色,舌頭瘦長。內熱比較大的孩子,甚至連舌苔都沒有。
脾氣大、各種“幹”
碰到一個脾氣很大的人,我們通常都說是不是上火了,陰虛內熱的孩子脾氣也大都不好。
年齡小的孩子,表現為愛哭鬧,入睡困難,躁動不安;年齡大的孩子,會稍不如意就發脾氣,丟東西。
熱症的孩子還有一個表現,就是身上各種幹。嘴巴幹、面板幹、喉嚨幹、大便幹。
因為陰就是津液,體內津液少了,自然會出現各種幹。
怕熱不怕冷
這種熱,不是指手腳熱,而是身體裡熱。
上半身感覺有團火在燒,嘴裡又幹又熱,只想吃點冷的喝點冷的。你以為孩子很熱,結果一摸手腳發現都是冷的。
這類孩子,平時不怕冷,但一生病發燒,往往更愛發高燒。
以上這3點,同樣適應於大人對照。
三、陰虛內熱,千萬別“降火”!通常我們理解,有熱證就應該清火,但是陰虛內熱的人是千萬不能盲目清火的。
為什麼不能降火
什麼,有熱症為什麼不讓清火???
陰虛內熱的火,是陰少了,陽正常。如果盲目降火,就會變成陰少了,陽也被降下來了,這簡直是得不償失。
陰虛的熱是虛熱,是因為陰比陽少呈現出來的“假熱像”,這種熱是不需要清火的(清了也沒多大用)。
陽多出正常值產生的熱,才是實熱,這時候適當清熱才能既有用又不會傷害體質。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體驗,上火吃了清熱藥,吃好幾天都感覺一點兒效果也沒有,也許就是因為陰虛內熱。
不清火,該怎麼辦?
陰虛的火,是因為陰少了衍生出來的,所以首要的事情就是滋陰。平衡了體內的陰陽,那把虛火自然也會消下去。
滋陰的食材大多偏寒涼,對孩子來說是不建議用的。
枸杞、麥冬、銀耳、百合、芝麻,這些溫和的滋陰食材,都可以在日常飲食裡交叉搭配。
鴨肉是最能滋陰的肉類食材,秋冬一到氣候更燥,一鍋老鴨湯是給陰虛內熱的人最好的滋補。
滋陰老鴨湯
材料準備:
老鴨一隻,幹香菇少許、蓮子100克、陳皮10克。
做法步驟:
1.鴨洗淨擦乾水,用料酒塗抹整隻鴨,陳皮溫水泡軟備用;
2、鴨雜用少許醬油、冰糖、料酒醃製10分鐘,陳皮泡軟;
3、燒熱油後放入鴨雜、香菇炒,把炒熟後的鴨雜香菇裝進鴨肚子裡,把開口縫好;
4、把整隻鴨和陳皮一起燉煮,大火煮開後轉小火再熬2個小時以上。
小寶寶可以喝點湯,大孩子可以適當吃點鴨肉。那些辣的、油炸的、肥膩的、牛羊狗肉這些都要少吃或不吃,喝點老鴨湯最實在。
體質調理需要時間,滋陰也是需要時間的。
可千萬別說都3天了7天了怎麼還不見好,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體質也不是一下就能改變的。
今天講了陰虛內熱,以後再上火可千萬不要再盲目降火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