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經常腹脹,說明你的脾虛了

中醫認為,脾氣主升,能把飲食中的精氣、津液上輸於肺,然後再輸佈於其他臟腑以化生血氣。我們通常所說的脾有益氣作用的“氣”,就是代表人體機能的動力,而這種動力的產生,則有賴於脾發揮正常的運化能力。如果脾虛,就不能行氣,反而引起氣滯腹脹。所以,這種時候非但不能瀉,還得靠補中益氣的方法來治脾虛,補好了脾,自然能夠行氣解腹脹。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能補中益氣的食物和藥材,如我們所熟知的補氣良品人蔘、黃芪,其實除了這些名貴中藥材,一些日常的食物也有很好的補氣的作用。

《本草綱目》裡能補氣的食物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1)馬鈴薯。《本草綱目》說它味甘、性平。能夠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不過我們要注意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不能食用。

(2)香菇。味甘、性平,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但香菇也屬於發物,如果得了麻疹和面板病、過敏性疾病就要忌口。

(3)雞肉。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於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洩瀉。(4)兔肉。味甘、性涼。也能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於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祕。不過兔肉性涼,所以容易拉肚子的人要少吃。

另外,我們再介紹一道能夠治脾虛食慾不振的膳食——鯽魚粥。

材料:鯽魚1尾,高粱米50克,橘皮適量。

做法:將鯽魚去骨後用肉與米、橘皮相合煮粥,煮至快熟的時候加入蔥、姜、蒜等調味料調和,可作為半流質正餐食用。這款粥既可以補脾,搭配了橘皮又可以行氣,最適合脾虛腹脹的人食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飯後養生,別做這十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