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門診,血壓異常升高的患者明顯增加。就是那些夏天血壓可以降到正常的患者、原先藥物控制血壓比較穩定的患者,進入冬季血壓都有了明顯的升高。要是不好好吃藥的高血壓患者,血壓可以飆升,從一級高血壓水平驟升到三級高血壓水平,都去看急診了。
天冷血壓會升高,是因為血管也會“熱脹冷縮”,心臟在冷天也會加緊工作呢!
這些血壓升高的病人,歸納起來,有這麼幾種情況:
1.早就發現高血壓,沒感覺,一直沒規律治療。
比如一位40多歲的患者,10多年前就發現血壓高,當時吃了點中藥,以後沒有不適也就不治療了。天冷了,血壓更高了,出現了頭痛、心悸,測血壓到了170~180/110~120 mmHg,頭天看了急診,轉天又來看專科了。
有些人更是因為體檢發現了蛋白尿、心臟擴大才來進一步檢查的,真是要讓醫生無語了!
2.夏天血壓低減了降壓藥劑量,冬天天冷血壓高了沒及時增加(恢復)藥量。
像有位50多歲的患者,本來吃著兩種降壓藥,夏天把氨氯地平減為半片,天冷了,血壓早就開始升高了,沒在意,藥量也沒加回來,結果血壓高壓(收縮壓)就升到了160 mmHg,感到不舒服了,就來看病了。
還有些老年人,南北方輪流住住,或者跑到南方旅遊了一陣兒,一回到北方,遇上寒冷,血壓當然會升高了。
3.再就是醫源性的問題了:不適當地靜脈輸液。
早就說過靜脈輸注“活血化瘀”的中成藥不能預防心腦血管病,醫學上沒有證據。可有些老年人就是願意去輸點兒液,甚至覺得輸了液才是治病,以為藥進了血管就起作用,“疏通血管”。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回事兒。就說輸液時多是用鹽水(0.9%氯化鈉),就增加了身體裡的水和鈉(鹽),不說藥物沒有確切的療效,血壓升高了就不利。這不,幾位80歲左右的老年人,輸了一個星期的液,血壓都高起來了。
本來,冬季天氣寒冷,就會導致血壓升高。一些原先病情平穩的患者,進入冬季,天氣寒冷,血壓也會隨之升高。比如一位80多歲的老人來診,自述在家自測血壓基本正常,可是到診室一測,高壓達到了180 mmHg,在室內休息後血壓才有所下降。因為患者以前診室測量血壓並不高,分析還是因為經歷了寒冷的室外。
高血壓這種病,有這麼多藥物可以控制,而且控制平穩了就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生活,一樣生存,為什麼就不能好好控制呢?
有些時候,血壓高了是很危險的。比如吃著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還有吃著抗凝藥華法林、利伐沙班,這個時候血壓高了時會增加出血風險的。出血出在外面像面板黏膜、消化道、泌尿系還好些,要是出在腦子裡,那就危險了。
有些高血壓患者往往顧慮降壓藥吃上了要長期吃、甚至吃一輩子,可是怎麼不想想,是你先得了高血壓,是高血壓先要伴隨你一輩子的呀!藥物是治療疾病的,降壓藥雖然有副作用,但是相對於高血壓損害來說,是利大於弊的,所以我們要治療,對高血壓患者要降壓治療。因此,不要顧慮長期吃藥,而是要想到長期控制。
血壓有地域的差別、季節的差別,是和氣候有關的。因此,不同的地域,血壓會有差別,南方溫暖的地域血壓會低些,北方寒冷的地域血壓會高些,海拔高的地區血壓也會高些;不同的季節,血壓會變化,冬季血壓會高於夏季。因此,高血壓患者需要監測血壓變化,根據血壓情況調整降壓藥物,而不能一種藥物、一個劑量吃到底。減下來的藥,該加回去時要加回去。降壓不達標,就會損害身體裡的臟器,損害了心臟,最後會心衰;損害了血管,血管會堵住,得冠心病、腦中風(卒中);損害了腎臟,最後會得尿毒症,到了那個時候,後悔也晚了。
還有,就是要減少不必要的輸液。單就高血壓患者來說,除了血壓特別高,出現了高血壓急症,口服藥物不起作用或來不及時作用時,為了把血壓趕緊降下來,可以靜脈用藥外,其他為了養生、為了“活血化瘀”,完全沒有必要輸液。因為到現在也沒有研究的證據證明輸液能預防心腦血管病,更別說輸液會引起血壓升高、還會引起其他藥物不良反應了。所以,高血壓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輸液。
高血壓是個慢性病,慢性病就是現今醫學條件下還不能治癒、只能控制的疾病。但是,高血壓只要控制得好,完全可以很好地帶病生存,和健康人一樣享有正常的生活。而不治療,除了高血壓損害,還會帶來其他損害,因為高血壓還是其他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所以,得了高血壓,一定要認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