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是典型的中老年性疾病,是人體組織受到異常傷害時的一個症狀,疼痛多由膝關節本身的疾患所引起,其中,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也叫老年性關節炎,另外,類風溼性關節炎、骨質疏鬆、半月板損傷等也是造成膝痛的常見病因。
中醫認為膝痛多屬於“痺證”的範疇,痺病是指因人體本身的正氣不足,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阻滯經絡,氣血執行不暢所導致的,以肌肉、筋骨、關節發生疼痛、麻木、重著、屆伸不利,甚至關節腫大灼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證。
身體虛弱是痺病的內在因素和病變的基礎。《諸病源候論》說:“由血氣虛,則受風溼”。《濟生方·痺》也說:“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溼氣而成痺也。”虛弱的身體器官,沒有力量將病邪從體內驅趕出來,所以此類疾病往往患病時間很長。
外邪是痺證的外在因素,外邪有風寒溼邪和風溼熱邪兩大類。
風寒溼邪,大多數都因為患者居住環境比較潮溼,或者居住在中國多雨的地區,經常需要涉水冒雨,或者不注意保健,睡眠的時候受了風,也或者是因為氣候變化,冷熱交錯等原因,以致風寒溼邪乘虛侵襲人體所致。
醫案分享有這樣一位膝痛的患者,年紀不大,只有30歲,工作在政府機關的辦公室,按理來說也和“潮溼”“寒冷”二字無關。可是他確是典型的溼邪留滯引發的膝腿痛。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一切都源於他上大學的時候。據他所說,在南方上學的那幾年,學校的老宿舍十分破舊,他的宿舍又在一樓,經常反潮氣,夏天很熱,無論是床上的毯子、褥子,還是宿舍的地面,總是溼乎乎的,睡在身下十分不舒服,雖然每天都爭取“搶”到地方晒褥子,可出汗多,晒好的被子躺不了多久就又溼呼呼的。冬天宿舍裡更是陰冷刺骨,只好用大量的毯子、褥子裹在身上,最冷的那幾天,很難睡上一個好覺,加上南方沒有暖氣,經常是冰冷潮溼的毯子裹在身上,幾年下來,學業有所成了,膝腿疼的毛病也算落下了。
這正如《素問·痺論》說:“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
風寒溼是非常常見的引發膝痛的因素,與此相對的,還有風溼熱邪。可因工作於溼熱環境所致,如農田作業,野外施工,處於天暑地蒸之中,或處於較高溼度、溫度的作坊、車間、實驗室裡,風溼熱之邪乘虛而人。亦可因陽熱之體、陰虛之軀,素有內熱,復感風寒溼邪,邪從熱化,或因風寒溼鬱久化熱,而為風溼熱之邪。
無論是風寒還是風熱,患上膝痛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原因,就是身體本身虛弱。正是由於這些邪氣不能由自身的正氣驅趕到身外,停留、瘀滯在肌肉、筋骨、關節中,才造成經絡壅塞,氣血執行不暢,誘發本病。
但風寒溼熱病邪為患,各有側重。風邪嚴重的患者,膝痛是不定的,感覺一會兒這裡疼,一會兒那裡疼,沒有固定的疼痛點,或輕或重,關節活動、伸展都受限制;寒邪比較厲害時,患者會感覺疼痛比較劇烈,此時如果弄個熱水袋、保溫袋,或者靠近暖和的地方,甚至用手捂捂,都能緩解這種疼痛,受涼時就比較容易復發或者加重;溼氣大的人,會覺得膝痛的很“沉重”,疼痛不但固定,而且以膝關節腫脹為主;熱邪甚者,膝蓋疼痛且紅腫,遇冷才能緩解。
中老年人膝痛多有退行性疾病引起,很難在短時間內根治,因此膝痛患者應制定一個長期保健方案,其中包括患者的生活起居習慣、工作姿勢及日常鍛鍊等。膝痛患者如果能持之以恆地堅持執行這些保健方案,就能避免膝痛復發,大大改善生活品質。
治療膝痛,從舒筋活血、通絡止痛入手這裡我們選擇的穴位均為膝關節區域性選穴,可以疏通膝部氣血,通經活絡止痛。
其中,因為中老年人多氣血不足、肝腎虧虛,所以在選擇區域性腧穴的同時可選擇足三裡、膈俞、肝俞、腎俞、太溪以補益肝腎,從根本入手,改善膝關節的狀態。
此外,膝痛患者也可以用艾條施灸於以上穴位來活絡止痛,治療時以穴位處感到灼熱為度,直至穴區出現紅暈。但熱邪偏盛者不宜用灸法治療。
程氏鍼灸之梅花針+電脈衝治療“骨刺”步入中老年,幾乎人人都有過膝痛的經歷,少則一次,多則終年反覆;短則幾天,長則終年不斷。其中發病率最高的要數“增生性膝關節炎”,即人們常說的“骨刺”,膝關節出現腫痛,屈伸不利,行走困難,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對此,程氏鍼灸依照鍼灸學中循經而治的方法,根據患者具體的疼痛部位,分別選取內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膝陽關、曲泉、鶴頂、血海、樑丘等穴進行梅花針叩刺治療,治療後再進行2-3個穴位的針刺+電脈衝治療,效果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