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堵塞,交通會癱瘓;血管作為人體血液的運輸通道,一旦堵了,也會癱瘓,可能出現器官缺血,引起各種不適,甚至危及生命。生活中,因血管堵塞導致猝死的事件頻發。日常生活中,我們應養成以下良好習慣,避免給血管添堵。
喝夠水。機體缺水時,血液黏稠度會升高,血流阻力加大、流速變慢,形成血栓的風險增加,會間接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早上6~9點是心腦血管疾病突發的高峰期。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晨起後要及時補水,建議喝100毫升左右的溫白開水;晚上睡前1小時也應補水,老人最好在床邊常備一杯水,起夜或半夜口渴時可以喝一小口;白天若是因為溫度高、運動等原因出汗,也應及時補水。
吃得佳。高油、高鹽、高糖等重口味飲食,會使血液變得黏稠,加重血流負擔。建議生活中注意飲食平衡,多吃果蔬,少吃油膩、刺激、辛辣的食物。大家平時可以常吃些天然的“化栓食物”,比如黑木耳、生薑、大蒜、洋蔥、綠茶等。還可以多吃冬瓜、小白菜、海帶、番茄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清理血管中的垃圾,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血管腔狹窄,預防血栓形成。
血壓穩。血壓突然升高或降低,都會直接導致血栓形成和脫落。高血壓患者要穩定血壓,不要突然停藥或擅自增減藥量。
不熬夜。熬夜容易打亂生物鐘,使機體分泌過多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從而使血流減慢、黏稠度增加。建議規律作息,每晚11點前睡覺。
少菸酒。菸酒是血管的剋星,研究發現,吸菸酗酒會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時升高8倍以上。遠離菸酒是保證血管健康的關鍵。
心情好。笑能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迴圈更順暢。心情放鬆時,血壓也會相對穩定。
多走路。運動能增強心功能,達到促進全身血液迴圈的目的,多走路就是不錯的選擇。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避免血栓形成。建議每天快走30分鐘,以身體發熱或微微出汗為度。
三動作。長時間伏案工作,下肢血液迴圈會變差,日常上班族可多做三個動作。
動作一:踮腳。穿著平底鞋站好,將腳跟抬起,用腳尖支撐身體,約2秒後落下腳跟,站穩後繼續將腳跟抬起,反覆進行。每天做3次,每次5分鐘。
動作二:繃腳尖。平躺或坐於床上,雙腿平放,雙膝自然伸展,緩緩勾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向自己,至最大位置時保持5~10秒,再慢慢放下,休息片刻。慢慢繃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下,至最大位置時保持5~10秒,再慢慢放下,休息片刻。兩個動作反覆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
動作三:轉手腕。兩腳與肩同寬,或坐或站,上身正直,兩手先側平舉,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雙手手腕同時由內向外轉100下,再由外往內轉100下,動作要緩慢。
免責宣告:本文來自寧化線上新聞頻道、網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