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聽過“冬吃蘿蔔夏吃薑”這句話,
說的是冬天和夏天宜吃蘿蔔和姜,
但,這是否意味著冬天就不要吃薑了呢?
答案是,真的不一定!
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
冬天氣候乾燥,人體同樣會比較缺乏水分。
而生薑屬於熱性,人吃了後容易上火,
乾燥冬天吃薑就相當於“乾柴烈火”,
自然是不妥的。
不過,對於一些體寒的人來說,
冬天吃薑卻有助於驅除身體中的寒氣。
另外,生薑裡的姜醇等成分,
可以促進胃液分泌,
因此吃薑可開胃增食慾。
出土的銅姜礤。南越王博物館供圖
廣東人吃薑的習慣由來已久,“久”到什麼程度呢?很可能是在兩千多年前的南越國就有人吃薑了。因為,考古人員曾經在南越王墓出土兩件銅姜礤,其基本構造與今天人們使用的姜礤一樣,表明越人在日常飲食中,已經相當喜歡用薑汁入菜。
現在的廣東人吃薑更是層出不窮了,以下是幾款適合冬天的薑汁菜式
胡椒薑湯灼生蠔
材料:生蠔8只,白蘿蔔150克,番茄1個,白胡椒粒20粒,姜100克,蔥粒10克,芫茜梗5克,唐芹5克,鹽、花生油、薑汁、雞湯各適量。
做法:生蠔去殼洗淨,薑汁加適量清水後放入生蠔肉醃製5~8分鐘備用;白蘿蔔去皮切條,番茄去皮切粒備用;姜拍碎、芫茜梗切段、唐芹切粒備用。雞湯放入白胡椒粒和用花生油爆香的拍姜,大火煮開至香味溢位成胡椒薑湯,下蘿蔔條煮4分鐘至熟透後撈起,鋪在碗中;下番茄粒煮開後放入生蠔煮3分鐘至材料熟透,撈起放在蘿蔔條上,撒上蔥粒、芫茜梗和唐芹粒,淋上胡椒薑湯即成。
有煮意:生蠔在烹煮前先用薑汁醃製,能夠去除腥味,而搭配的白蘿蔔除了有保健作用之外,還能為這個菜式增加清甜的口味。
支竹薑汁浸魚滑
材料:支竹100克(浸發後),魚滑150克,臘肉50克,蝦乾50克(浸發後),唐芹20克,白胡椒碎10克,薑片10克,薑汁少許,鹽、花生油、雞湯各適量
做法:臘肉切粒,魚滑以少許薑汁、鹽、花生油調味,放入切粒的臘肉拌勻,分成大小均勻的丸狀備用;支竹浸發後瀝乾水分,切寸段備用;蝦乾浸發後沖洗乾淨備用;唐芹切粒備用。煮開雞湯(或清水),下薑片和白胡椒碎,放入蝦乾煮至香氣溢位,下魚滑和支竹,加入少許花生油,放入唐芹粒,大火煮至材料熟透,調味即成。
有煮意:冬天是吃鯪魚的季節,廣東人對魚滑、魚鬆尤其喜愛,當然還少不了臘肉,有廚師會在魚滑中加入臘肉粒的基礎上,再摻入少許豬油渣增加香味。這個菜式將海味和淡水魚的鮮味混合,做法可菜可湯,也是一款冬天的家常菜。
薑汁煮肥牛
材料:肥牛150克,芽菜100克,薑汁30毫升,清水250毫升,唐芹25克,芫茜梗25克,花生10粒,白胡椒粒10粒,米酒少許,鹽、雞粉各適量
做法:肥牛片用乾淨的布吸乾淨血水備用;芽菜洗淨焯熟後鋪在碟面備用;花生焗香後壓碎備用;白胡椒粒壓碎、唐芹切粒、芫茜梗切碎備用。薑汁加入到清水中煮開,下白胡椒碎和米酒,以適量鹽和雞粉調味,放入肥牛快速浸泡至變色後馬上撈起放在芽菜上,在煮過肥牛的湯汁中加入唐芹粒和芫茜梗碎,煮開後淋在肥牛上,再撒上花生碎即成,吃時配沙嗲醬或者辣椒豉油。
有煮意:這是一道操作簡單的菜式,肥牛取自牛的腩部和胸部,牛肉味較濃,但烹煮的時候要掌握火候,在高溫煮開的湯汁中浸泡片刻,至牛肉的血紅色稍微變淡或者轉棕色即可,煮過火牛肉的口感就會粗糙。
胡辣湯
材料:羊肉100g、雞蛋3個、紅蘿蔔50g、幹木耳3g,黑胡椒粉、肉桂粉、茴香粉、薑汁適量,高湯800~1000ml,玉米澱粉適量(4人量)。
製作方法:羊肉選瘦一些的,洗淨切細丁;紅蘿蔔洗淨切細丁;木耳泡發後切絲。玉米澱粉(生粉)用水開,勾芡備用。先將羊肉丁、紅蘿蔔、木耳煸炒至熟,後於鍋內加高湯,武火煮熟,加入上述香辛料、薑汁(香辛料分量按個人口味,若是嫌麻煩,也可以直接放“十三香”),打入雞蛋攪拌,最後加入澱粉勾芡(也是根據個人口味來加入分量,以調稀稠度)。如果喜歡酸辣味的,盛碗之後,可倒入少許陳醋,風味也不錯哦。
有煮意:胡辣湯成品像羹,黏稠黏稠的,飽腹感強。喝多了嶺南老火靚湯,在寒涼又飢餓的冬天也可以換個口味,來一碗風味羊肉胡辣湯,給身體加點能量,讓肢體暖和起來了,平素胃寒不適者尤其合適。
▼▼更多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