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又稱急性腦血管病,主要包括急性腦梗死和腦出血。近年來,腦卒中對國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危害,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及再發率逐年增高,其與心臟病及惡性腫瘤構成了三大死因。
那麼怎樣預防腦卒中呢?
概括說,腦卒中的預防主要是控制危險因素。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可干預性和不可干預性兩類。可干預性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脂異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吸菸、酗酒、肥胖等,是腦卒中預防的主要目標。不可干預性危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遺傳因素等。
腦卒中的預防包括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指尚未發病時的預防,主要是通過健康教育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篩查各種危險因素,主動控制可干預性危險因素。二級預防是針對腦卒中患者,尋找發病原因,對所有可干預的危險因素進行治療,從而達到降低腦卒中復發風險的目的。
一、可控制的危險因素
1、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血壓越高腦卒中發病風險越高。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發生的關鍵。高血壓防治措施主要有:一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清淡飲食,限制食鹽攝入,戒菸限酒,減肥,適當運動,心理平衡,二是堅持服用有效的降壓藥物,定期檢測血壓,血壓應該控制在140/90mmHg以下。
2、戒菸限酒
研究顯示,吸菸及被動吸菸是腦卒中的重要且獨立的危險因素。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以引起血管痙攣、血管硬化及血壓升高。為了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吸菸者應堅決戒菸。飲酒量和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呈線性關係,飲酒量越大風險越高。
3、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可使腦卒中的風險增加1倍以上,隨著糖尿病病情進展,心腦血管病風險逐漸增加。糖尿病前期(糖耐量異常)也顯著增加腦卒中的風險。糖尿病患者中動脈粥樣硬化、肥胖、高血壓及血脂異常等的發生率均高於正常人。建議:高危患者應定期檢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飲食,加強運動,採用口服藥物或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控制目標為:空腹血糖7.0mmol/l以下,餐後血糖10.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7.0%以下。
4、防治心臟病
心房顫動患者的缺血性卒中發病風險比健康人高4-5倍。心臟內的附壁血栓,隨血流進入腦動脈阻塞血管,即心源性腦栓塞。預防措施主要是應用抗凝藥物和抗血小板藥物。常用口服抗凝藥物為華法林。也可選用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如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
5、防治血脂異常
血脂異常與腦卒中發病之間存在明顯相關性。高膽固醇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等是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防治血脂異常,主要是控制高脂飲食,加強運動,服用降脂藥物,如他汀類藥物。
6、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顱內及頸部的大動脈粥樣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險因素。對存在不穩定斑塊或無症狀動脈狹窄患者可以服用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預防腦卒中發生。對於狹窄程度大於70%的可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或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
7、合理膳食
高鈉、高脂飲食增加腦卒中發病風險。建議膳食種類多樣化,低鹽低脂飲食。推薦食鹽攝入量每日小於6克。
8、適度運動,控制體重
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可降低腦卒中發病風險。建議老年人、腦卒中高危患者選擇適合自己的身體運動,降低腦卒中發病風險。健康成人每週應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續40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跳舞、騎單車或其他有氧運動等。
9、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使腦卒中發生風險增加2-3倍。對於此類患者,可服用葉酸、維生素B6及維生素B12聯合治療,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2、 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對於大多數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患者,建議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3、 手術和介入治療
對於症狀性頸內動脈顱外段中重度狹窄(50%-90%)的患者,可考慮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或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