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骨質疏鬆是因為“腎虛”嗎?

在中醫看來,骨質疏鬆的發生根本原因是腎虛。《素問》中雲:“腎主身之骨髓,腎氣熱,則腰脊不舉,腎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腎藏精,主骨生髓,精化髓,腎精不足,骨髓空虛,骨失其養兒脆弱無力,發為此病。臨床研究表明,腎虛患者的骨礦含量均明顯低於非腎虛患者。腎虛時,機體的鈣、磷代謝受到影響,導致骨密度降低,進而發生骨質疏鬆症。因此,依據“腎主骨生髓”的理論,中醫在臨床上治療骨質疏鬆多采用補肝腎,強筋骨的方法。因腎藏精,主骨生髓,骨賴以髓充養,腎精充足則髓充足而骨骼堅韌。

因“腎虛”導致的骨質疏鬆有哪些表現?

1、盜汗

腎虛時人體對鈣的吸收利用就會降低,使人體鈣量不足,從而引起夜間出汗的症狀。這是由於低鈣是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容易興奮,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就會導致人在入睡的情況下出汗,甚至會弄溼了睡覺時穿的衣物。

2、麻木

一些人經常會出現收不清楚原因的手腳麻木,體力也明顯不如過去,走路像“拖”一樣。尤其在中年絕經後的婦女中更常見,這也是常常由於腎虛引起的骨質疏鬆表現。

3、疼痛

以活動性最強和最多的頸部、背部、足跟部肌肉疼痛最為常見,而且在久坐、久行、久立後疼痛感加重,休息後症狀緩解。

中醫如何治療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在中醫屬於“骨痺”“骨枯”範疇,中醫提倡“治未病”,即採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產生和發展的治療原則,基本對骨質疏鬆的防治可以通過一下四個方面進行:

(1)調養精神,固腎護元。

現代研究證實,保持輕鬆、愉悅的精神狀態是維持正常骨代謝的必要因素,反之不良的額精神因素會使體內破骨細胞增生活躍,加速骨吸收。

中醫理論則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老年人較年輕人有著腎氣漸衰的特點,日常生活中更應該注意調節情志,養護陽氣,精足髓旺則骨骼得以充養。

(2)調和五味,飲食有節。

飲食結構的均衡合理是防治骨質疏鬆症的關鍵。中醫更是有著“藥食同源”的說法。《金匱要略》中曾提到:“鹹則傷骨,骨傷則萎。”現代研究證實,飲食中鈉鹽過多,在腎小管重吸收中,會有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競爭,使鈣的排洩量增加,同時鈉鹽還會刺激人的甲狀旁腺代謝的動態平衡,從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甚至骨折。此外過度飲酒也是骨質疏鬆的危險因素之一,所以適量飲酒也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要做到戒菸、適量飲酒,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做到飲食多樣化,粗細糧搭配,營養均衡。

(3)起居有常,動靜相宜。

臨床研究認為,運動使得骨組織中的鈣質不易流失,適度的運動有助於防治骨質疏鬆。中老年人在運動時要因人制宜,適時適量,更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運動的方式也可以多樣化,如散步、太極拳、中醫的五禽戲等。

(4)順應自然,因時制宜。

中醫主張陰陽平衡,天人合一,提倡順應自然界的四時生息規律,對於骨質疏鬆的中老年人來說,應該做到早睡早起,勞逸結合,多進行戶外活動,晒太陽,從而強健骨骼,延緩衰老。#健康科普排位賽##我的冬日門診##青雲計劃#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那些你不得不知道的中醫按摩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