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高血脂的各種因素
中醫認為,膏脂雖為人體的營養物質,但過多則會形成高血脂。凡導致人體攝入膏脂過多,以及膏脂轉輸、利用、排洩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幾點:
飲食不節,攝食過度,或恣食肥膩甘甜厚味,過多膏脂隨飲食進入人體,運輸、轉化不及時,滯留在血中,因而使血脂升高;或是長期飲食失當,或酗酒過度,損及脾胃,健運失司,致使飲食不規律,不能化精微以營養全身,反而變生脂濁,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為實證,後者為虛中夾實證,這是兩者之間的差異。。
或生性喜靜,貪睡少動;或因職業工作所限, 終日伏案,多坐少走,人體氣機失於疏暢,氣鬱則津液輸布不利,膏脂轉化利用不及時,以致生多用少,沉積體內,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思慮傷脾,脾失健運,或鬱怒傷肝, 肝失條達, 氣機不暢,也會導致膏脂運化輸布失常,血脂升高。
人老則五臟六腑皆衰,尤其以腎為主。腎主五液,腎虛則津液失其主宰;脾主運化,脾虛則飲食不歸正化;肝主疏洩,肝弱則津液輸布不利,三者都可能使膏脂代謝失常,引起血脂升高。如果房事過度,辛勞憂愁,也會使人未老而先衰。
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後形體更加豐腴,而陽氣通常不足,津液、膏脂輸化遲緩,血中膏質過多。或素體陰虛陽亢,脂化為膏,溶入血中,使得血脂升高。
消渴症(糖尿病)的基本病機屬陰虛燥熱。由於虛火內擾,患者常多飲多食,但飲食精微不能變脂而儲藏,人體之脂反而盡溶為膏,混入血中來補充不足,因而導致血脂升高。水腫日久,損及脾、腎,腎虛不能主液,脾虛失於健運,以致膏脂代謝失常。肋痛、黃疸、症積三者都屬於肝、膽之病,肝病氣機失於疏洩,影響膏脂的輸布轉化,膽病不能淨濁化脂,都會引起血脂升高。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 引發冠心病
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調節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的方法,血清總膽固醇水平下降1% ,則冠心病的發病率就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 均應長期服用調脂藥。因為長期調脂治療可以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2. 導致腦卒中
腦卒中的原因很多, 如高血壓、高血脂、吸菸、飲酒、高齡.肥胖、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腦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之-.許多研究證明,長期調脂治療能明顯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和致殘率。
3. 加重糖尿病
病情高血脂、高血壓與高血糖被稱為"三高", 是威脅患者健康與生命的主要危險因素。三者密切相關,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治療高血糖外,還需要調節血脂,這樣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資料表明,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併發高血脂,所以積極治療高血脂對控制血糖、預防併發症大有好處。
往白開水裡泡1物,堪吃10片他汀藥,每天吃點,血脂降了血管幹淨了
這1物便是黃花月草素,黃花月草素一種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飽和脂肪酸是引起高血脂的源頭,那相應的不飽和脂肪酸就是降血脂的關鍵,所以專家建議高血脂患者需要時常補充黃花月草素類的油脂,裡面富含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通過促進膽固醇的分解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水平,通過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降解,從而降低血清總膽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