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發熱鑑別診斷思路學術會議

學術會議現場

感染疾病科主治醫師祝召勇授課

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感染疾病科主治醫師祝召勇結合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任務,向大家詳細講解了發熱的分型、診斷與鑑別診斷思路,進一步增強了參會人員的疫情防控意識,提高了參會人員對發熱性疾病的認識和診斷能力。

提升醫院內涵建設,提高患者服務質量

科普小知識

01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人體的正常的體溫是36.4℃~37.3℃,人體下午的體溫會比上午的體溫略高,吃飯和運動後體溫也會略高,但不會超過 1 ℃。

同一人,口腔、腋下和直腸的溫度是不一樣的,直腸的溫度偏高,所以肛溫超過38.0℃代表發熱,口腔溫度超過37.5℃、腋溫超過37.3℃代表發熱。

幼兒:幼兒更容易發熱,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發育不如大人完善,體溫波動的範圍會比較大。

老年人:老年人體溫一般偏低,是因為他們的新陳代謝相對較慢。

02什麼時間測體溫更準確?

進食和活動後您的體溫可能會略偏高,吃東西和活動後至少休息 30 分鐘再測量。 環境的溫度差異也可能會對體溫有影響,建議在室內待 15 分鐘以後再測體溫。

03體溫高了如何處理?

注意對所有高熱病人,在未明確診斷之前,不要輕易應用抗生素及退熱藥,更不能使用腎上腺皮質素,以免掩蓋病情貽誤診斷和治療,應在查明發熱原因。

11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高血壓患者可以口服偉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