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醫養生理論裡,陰陽乃是最基本的理念。什麼是陰陽?簡而言之,無非就是陽熱陰寒而已。
但是,如何充分“把握陰陽”,以指導我們實際的養生,則是需要靈活地看待的問題。也就是說,“陰陽”並非可以孤立、靜止地分析的,而是應該動態地、協調地理解它們。
我們常說什麼陰陽平衡、也說陰陽互根、對立統一等等。其實,都可以用《黃帝內經》裡的一句話來概括:
《素問.六微旨大論》: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
這是內經有關於“五運六氣”的幾個章節裡面的內容。也是對“陰陽”比較簡單的闡述。也就是說,我們看待陰陽,其實就是關注它們的“升降出入”。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將陰陽分開來看的話,所有生命活動都依賴於陽氣的溫煦和推動,而陰氣則是在暗中靜靜地滋養著這個過程。形象地說,陽氣是前臺,陰氣是幕後,但起主導作用的,卻又是前臺的陽氣。
而陰陽又是如何“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的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升降出入”了。具體到身體而言,實際上,我們常說的“氣血執行”,其本質就是陰陽的升降出入。
關於身體健康的問題,在我看來,所有的和身體健康正相關的因素,都應該歸納入“陽氣”的範疇。因為,就陰陽的本質來說,陽動陰靜,我們能看到的任何生命活動,都可以算是陽氣。
如果“陽氣”的升降出入發生變化:應升反降、應出反入,這就是一種“陰性”的趨勢變化,也就是生病了。
所以,從養生的角度來看,如何保持陰陽的升降出入正常化,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驅散體內的寒氣——因為寒性收引,是一種沒有生氣的“陰寒”。體內的寒氣沒有了,也就是我們所追求的“陽和之體”。這樣的體質,才是健康和長壽的前提。
那麼,如何驅散體內的陰寒之氣、保持陰陽的升降出入活躍呢?總的來說,驅寒的路徑,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來概述:
1、後背:就身體的陰陽來說,背為陽腹為陰,後背的足太陽膀胱經為“一身之表”,督脈更是“諸陽之海”。寒性體質的人,大多在後背有較重的寒氣積聚。
根據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他們可能會有項背強緊酸脹、後腦勺偶或有腫脹,眉頭印堂處隱隱作痛或者有青黑之色。現代科學所說的“頸椎病”,大多也是寒氣在背的緣故。
如何從後背驅散體內的寒氣呢?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疏通後背經絡,也就是疏通督脈和膀胱經。常見的捏脊、刮痧等等,都是直接疏通經絡,讓寒氣從表而出。
2、胸腹:
胸腹為身體的“至陰”,自然也是陰寒最深的藏身之所。胸腹的寒氣,從經絡上來說,主要是足太陰脾經和手太陰肺經。也就是說,肺胃乃是陰寒比較容易聚集的地方。
肺胃有寒,頭額、鼻尖發涼,脘腹、肚臍等處經常會有“收縮感”。但概括來說,胃中有寒多有飲食消化的變化,如噁心、拉肚子等等,肺中有寒常有咳嗽、打噴嚏。
胸腹也是驅散寒氣的重要途徑,形象點說,這是寒氣的“老巢”。從胸腹驅散寒氣的方法,最常見的如艾灸神闕、肚臍貼等等,也是不用“吃”而藉助經絡穴位來調理。此外,好好地休養生息,平常多做好保暖防寒,適當多喝點熱米粥、生薑湯之類,都是有助於寒氣排出的。
3、雙腳:
四肢乃諸陽之本,雙腳是足三陽經的終點站。俗話說“腳暖一身暖”。實際上,每到冬天,很多人都有雙腳冰涼捂也無不熱的感覺。這種現象,現代科學認為是血液迴圈不暢所致,在中醫看來,其實也就是陽氣溫煦不夠的反應,陰寒也就從腳底而入了。
腳底驅寒是一種傳承較久的養生方式,最常見的如艾葉泡腳,這個方法幾乎是家喻戶曉。用艾葉花椒老薑之類熬水,每晚睡前泡腳,令雙腳溫暖。
福斯養生中草藥百科也有用陳年艾葉杵碎為絨,貼在腳底湧泉穴的做法。如果同時配合腳底按摩,揉按湧泉、衝陽等穴位,在寒冷的冬天,會覺得有一股暖氣從腳底直上胸腹,是很不錯的驅寒養陽之法。
總之,陰陽調和、陰平陽祕是身體健康的基礎,如何達到陰陽平衡或者陰平陽祕,也就是協調好陰陽的升降出入,將體內的寒氣盡可能祛除,那樣,我們的身體也就更接近陽和之體,也就更接近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