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從15年加入健身公司到現在,其實斷斷續續一直有做這方面的工作,比如跟朋友一起做減肥營,寫健身減肥文章,拍運動影片等等。

這些年接觸的減肥選手很多,我們也早就總結出一個永遠不反彈的減肥方法:良好的飲食習慣。

但對於成年人來說,改變原有的不良習慣很難,克服惰性和慣性,需要付出好幾倍的決心和努力。這也是為什麼真正減肥成功並且不會反彈的人那麼少,要減的不是肥,而是過去那些嗜好,是要改變自己

現在我有了小孩,就多了個看問題的角度。

很多胖胖的大人都是從胖胖的小孩長大而成的,那胖胖的小孩該誰負責?——肯定就是他們的養育者了。

很少有人喜歡瘦乾乾的小孩,但對胖的容忍度卻很高。

其實過瘦或過胖都不好,過瘦可能說明他們生長髮育的營養不夠,過胖則可能一路長成胖大人。

一個知識點是,從小胖到大的,比成年後胖的人更難瘦下來,因為他們的脂細胞數量要比別人多——脂肪細胞在成年後不會增加,只有體積變大變小。

我總結了幾個最希望給娃培養的,對他的體型、健康都有益的習慣(當然成年人也適用,所以把這篇歸到減肥百問系列裡):

1⃣️ 正確的“糖感”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糖,糖在我們生活中幾乎無孔不入。我認為糖才是導致肥胖最主要的因素。

“糖感”這個詞是我起的,意指對糖的敏感程度。

舉一個人人都懂的例子,奶茶有三分五分七分甜,還有無糖,我一般選擇無糖或三分甜(但大部分奶茶的三分對我來說都太甜),Jordan喜歡三分,我弟弟妹妹常常選五分甚至全糖,讓他們喝無糖的,可能會覺得在喝藥。

妹妹控制體重的方法是少吃,弟弟沒控制,結果你懂得。

如果你一直以來飲食中都有大量的糖,那麼你對糖的敏感程度肯定是很低的。

我對糖就比較敏感,所以基本一切市售包裝飲料我都喝不來,甚至無糖飲料中的代糖我也不喜歡。還有很多甜點、冰激淋,對我來說都甜得難以接受。

其實“糖感”很容易培養,即便是成人,只要你戒糖一段時間,你就會對它變得很敏感。

我很建議大家都戒糖一段時間,一是重拾糖感,二是戒糖對面板有好處。

放在孩子身上,一般的建議是一歲以前不吃糖,一歲以後少糖,不過我們家娃至今還是無糖,今後也會一直少糖。

2⃣️ 正確的飢飽:七分飽

古話有云: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在如今普遍的過度餵養和過度保暖中顯得多麼有智慧。

食量是影響體型最直接的一個因素,誰發胖不是因為吃多了呢?

我之前專門寫過文章探討如何做到七分飽 傳送門

孩子不吃輔食,想盡各種辦法哄騙誘導甚至強喂

孩子已經表現得吃飽了,還一定要再多來兩口

要求孩子把給他的所有食物都吃光

看見孩子在玩,總想給他吃點啥,看不得人嘴閒著(之前我們家長輩就說過這話,準備拿食物去爬行墊上喂被我阻止了)

為了讓他安靜乖巧,不停給食物

現在我們的食物太充足了,孩子得到的關注也太多了。

我們現在一日三餐加水果,凡是吃東西就得坐在餐椅上。沒有零食,因為我沒時間做,包裝食物目前不考慮。

3⃣️ 吃飯慢一點

從吃飽到大腦感覺到飽,存在20分鐘左右的延遲,這也是為什麼吃飯快的人容易吃多。

男生也不需要吃很快,不需要狼吞虎嚥才“像個爺們兒”。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讓小娃娃快點吃,我沒法強迫他咀嚼和吞嚥

4⃣️ 食物配比恰當

我有個侄女,小的時候不愛吃菜,就光吃米飯,大人們覺得好養活,連菜都不用。但這其實是很不好的飲食方式(她現在也面臨著減肥的苦惱)。

米飯只是食物的一種,而且營養很單一,稍微瞭解一點減肥知識的人都會說出“控碳”兩個字,碳即碳水化合物,米飯就是碳。

除了米飯,包子饅頭面條各種糕點和餅類點心,都是碳水化合物。

給娃安排輔食的時候,主食、肉、蔬菜都要考慮進去,遵循食物類計劃,儘量豐富每週吃到的食物。

5⃣️ 吃飯時幹什麼

有朋友家小孩不到一歲就需要看iPad才能乖乖吃飯,最開始是為了讓他安靜下來吃東西,到後來很快就變成不看不吃。

我們吃飯的時候也總要看看手機刷刷劇,好像不做點啥就是在浪費時間。

但這不僅是不好的習慣,而且從結果上看也是造成發胖的一個原因,因為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吃多

我們鄉下房子,廚房和臥室都隔得很遠,吃飯就是吃飯。

每日三餐,全家人都會坐在一起吃飯、聊天,這是我們都很珍視的時光。

至少在孩子三歲以前,我不會讓他接觸電子螢幕

不需要用電視iPad讓他乖乖坐在餐椅上,如果有一段時間不願意,那就隨他好了,離開餐椅就意味著結束進食。至少目前看來我兒的習慣養成得不錯。

//////////

小時候覺得好好吃飯是很容易的事,一日三餐媽媽都會做好,長大了發現其實這事挺難的。

我媽說飯菜得吃新鮮,而且頓頓都得有蔬菜。所以在我們家,每餐至少四五個菜(當然早餐會更簡單),而且量都不會很多,恰好一餐吃完。如果有剩飯,家裡的雞和鴨能完美解決。

看完我上面這段描述,你是不是就覺得這種生活挺奢侈的,哪來那麼多時間呢?

現在我也做媽媽了,我自認做不到我媽這樣,比如小宋的晚餐基本都是做午飯的時候多做一份。但從我媽那學到的對食物的態度,還有一家人一起吃飯的溫馨快樂,我都可以傳遞給他。

認真對待食物,認真對待一起吃飯的人,也是在認真對待自己。

10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體脂秤也買新不買舊,見過新的雲康寶,老使用者表示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