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外因方面以六淫為主,即風、寒、暑、溼、燥、火。寒、暑、燥、溼、風本為一年四季的常氣,春主風、夏主暑、長夏主溼、秋主燥、冬主寒,在正常的情況下稱為五氣。又因暑即是熱,熱極能化火,其餘風、溼、燥、寒在一定條件下亦能化火,因而又將 “火”加入,一般稱作 “六氣”。六氣本為正常氣候,亦稱“正氣”,如果非其時而有其氣,便是反常氣候,就叫“邪氣”,如風邪、暑邪、溼邪之類,又因這種現象都是越出常軌,故又叫 “六淫”。

六淫是外感的主要因素,當人體內外環境失調時,感受六淫後即能發病。其中除暑和燥二氣在夏秋季節外,風、寒、溼、火四季均能發現,故外感病因又以這四氣為最多。

1.風

風性多動善變,流行最廣,常因季節不同,跟著氣候轉化,而有風溫、風熱、風寒之異。又常與其它邪氣結合為風暑、風溼、風燥、風火等,故前人稱風為百病之長。

感染風邪發病,輕者在上焦氣分為傷風,出現惡風、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咳嗽、聲重。重者在經絡臟腑為 “中風”,出現口眼斜,語言謇澀,半身不遂,猝然倒僕,輕微的移時即能甦醒,嚴重的不省人事。但這種 “中風”(中醫稱之為 “真中風”)與由於內因引起者不同,必有 “發熱或不發熱、有汗或無汗”等表症可辨。

風從內生的,多由陰血虧損或痰火熱甚所造成,使人昏厥、驚搐、暈眩、麻木、角弓反張等,雖似風的症狀,但與外風截然不同,稱做 “內風”。

2.寒

寒為陰邪,性主收引。傷於體表者為傷寒,呈現惡寒、發熱、頭痛、身體疼痛、脈象浮緊、舌苔白膩等症狀。直接傷於裡者為 “中寒”,呈現嘔吐清水、腹痛、腸鳴、大便洩瀉,並有嚴重的肢冷、脈伏。

祛散寒邪,只有辛溫一法,但傷寒以解表為主,中寒則宜溫中回陽。傷寒傳變可以化熱,不能固執溫散,中寒很少化熱,且常使陽氣日漸衰退。

寒邪最易傷陽,而陽氣衰弱的亦能產生寒象,如嘔吐、腹痛、洩瀉、肢冷等症,這是寒從內生,故稱做“內寒”。由於這種寒根本上由於陽虛引起,故治以扶陽為主,與中寒的溫法有所區別。

3.暑

暑是夏令的主氣。根據 《內經》說:“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其性為暑。”又說:“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可知暑病就是熱病,僅是季節上的分別而已。故感受暑熱,多見壯熱、口渴、心煩、自汗等熱症,由於暑熱傷氣,影響心臟,又常兼見喘喝、脈洪而虛。

暑熱夾風傷表,影響上焦,類似風溫症初起,有惡風、身熱、口渴、自汗等症。倘在烈日下長途奔走,或在田野勞動,感受暑熱,則身熱口渴,頭痛,氣粗,體重肢軟,精神倦怠,小便短赤,這就稱為中暑,也叫中暍。體質素虛,過度勞累,汗多心弱,亦能頭暈,心煩,倒地不省人事,冷汗不止。

中暑是熱症,多因動 (如烈日下勞動奔走)而得之,陽主動,故也稱陽暑;相反地,暑令有靜而得病的,即避暑於涼亭水榭,或貪涼露宿,迎風裸臥,因而發生惡寒、發熱、頭痛、無汗等症,或因恣啖生冷,再加上腹痛、洩瀉的,就稱做陰暑。陰暑實際上是一個寒邪症。

暑熱之氣最易傷氣傷陰,稽留不解,能使陰液耗傷,精神疲憊,有如虛癆,稱為暑瘵。

暑熱往往挾有溼氣,這是由於天熱地溼鬱蒸的結果,或多啖瓜果,內先積溼,再感暑邪,則暑溼愈盛。故暑症常兼胸悶、嘔惡等症,前人有治暑必兼治溼的說法。

4.溼

溼為重濁之邪,黏滯難化。在外因中多指霧露或天雨潮溼,感受者發為寒熱,鼻塞,頭脹如裹,骨節痠疼。也有因坐臥溼地,居處潮溼,或水中作業,汗出沾衣,溼邪由面板流入肌肉、經絡,則發生浮腫和關節疼痛重著等症。

嗜食膏粱厚味,或過食生冷瓜果、甜膩食品,能使脾陽不運,溼自內生,稱做內溼。內溼在上則為胸悶、氣分不暢、痰多;在中則為脘痞、嘔吐、飲食呆減、消化不良;在下則為腹滿、溲少、大便洩瀉;也能上至頭為面浮,下至足為腳腫,流竄肌肉經絡為四肢痠痛。

溼屬陰性,與風邪結合為風溼,與寒邪結合為寒溼,比較易治,若與熱邪結合為溼熱,則如油入面,急切難解。溼和熱性質不相同,溼熱病的症狀亦多矛盾,例如溼溫症身熱,足冷,口渴喜熱飲,舌苔厚膩而黃,治療時必須雙方兼顧。

5.燥

燥為秋季主氣,亦稱秋燥。外感秋燥之邪多在上焦,類似傷風,表現為微寒微熱,頭痛,口乾,脣乾,鼻幹,咽喉幹,乾咳無痰,或痰少黏滯夾血,大便燥結等。

燥亦為火之餘氣,熱病之後往往發現乾燥現象。燥與津血又有密切關係,津血內虧,燥症易起。凡此皆屬內傷,不同秋燥時氣外乘,故秋燥當於甘涼劑中佐入微辛清洩,此則但宜甘涼清潤。內傷燥症範圍較廣,在外則面板幹糙,口脣燥裂,目澀,鼻孔覺熱;在內則渴飲、善飢,咽乾噎膈,便閉,尿黃短澀等。

過服溫熱之品,或用汗、吐、下法克伐太過,均能傷津亡液,出現燥象,並能釀成痿躄、痙病、勞嗽等重症。

6.火

從外因方面來說,火是一種熱邪,由風、寒、暑、燥、溼五氣所化。及其燔灼則充斥三焦,表現為口臭,喉痛紅腫,舌生芒刺,胸悶煩躁,口渴引冷,腹滿溲赤,甚至發斑發疹,神昏狂亂,迫血妄行,有如燎原之勢。

五臟亦能化火,稱做五志之火。以肝膽之火 (又稱 “相火”)最為多見,症現目赤,口苦,頭昏脹痛,面紅耳鳴,睡眠不安,亂夢顛倒,胸悶,脅脹,以及夢遺、淋濁等。不論五氣化火或五志之火,多為實火,當用苦寒直折,不是一般清熱劑所能治療。

陰虛內熱,出現潮熱盜汗,面頰泛紅,虛煩不眠,舌紅光剝。或陽虛於下,火浮於上,出現牙痛、心煩、頭汗、耳鳴等症,稱為 “虛火”。虛火是與實火相對而言,實火可瀉,虛火當補,實火可降,虛火當引之歸原。實火和虛火均有水虧現象,但實火多先火旺而後水虧,其勢急;虛火則先水虧而後火旺,其勢緩。

外感症由六淫引起,是指風、寒、暑、溼、燥、火之邪侵襲肌表的症候。另有直接侵害內臟的如中寒等,雖屬外邪不能認作外感病。同時如內風、內寒、內溼,以及津血內虧之燥,五志內鬱之火,雖與六淫的名稱相同,但性質不同,應加嚴格區別。特別是對於外因和內因錯雜並見的症候,如外寒和內溼兼病及外寒和外溼兼病,同屬寒溼二邪,治法各異,必須分辨清楚。

疫癘之邪,亦為外來致病因素之一。疫是互相染易,不問大小,病狀相似,即傳染的意思;癘是指自然界一種毒戾之氣,危害健康最大,不同於普通的六淫之邪。癘氣的發生,多由淫雨、亢旱,或家畜瘟死,穢物腐敗等醞釀所成。從性質上分為寒疫和瘟疫兩項,多由口鼻吸受,直入腸胃,發病極速。

感染六淫之邪不即發病,經過一個相當時期方才出現病症,例如,冬天受了寒邪,到夏天才生溫病;夏天受了暑邪,到秋天才出現暑病。這就稱作 “伏邪”。伏邪和新感相對,主要是從症狀的表裡、輕重和傳變的遲速來鑑別。以溫病為例:新感溫病初起多表症,來勢較輕,逐漸化熱,由表入裡,傳變也比較慢。伏邪溫病初起無表症,一發作後就顯出內熱甚重,有傷陰耗液的趨勢,即使由於新感觸動伏邪引發,初起雖有表症,但它的傳變也特別迅速。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男性喝茶該選紅茶還是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