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大寒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不但是除夕和春節轉化的時節,也是冬天結束、春季到來的轉折點。

而大寒到年尾,養生需“轉軌”,想健康,要做到哪些呢?

明日大寒,養生做到“三吃、三護”

三吃

1、牛肉

冬季吃火鍋必備牛羊肉,其中,牛肉能增加人體的抗寒能力,充足的鐵質能維持血紅素正常,以載送血氧到腦部及其他重要器官,保護心臟不致過度勞累。

大寒吃一些牛肉會更健康,不但可預防缺鐵性貧血,增強免疫力,更能起到良好抗寒作用!

2、紅薯

紅薯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如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寒多吃紅薯,對心臟以及高血壓都有很好的作用。

紅薯無論是蒸還是烤著吃都很美味,但是切記一次不要吃太多,否則腸胃會不舒服,常見的會出現放屁或者打嗝。

3、粥

冬季養生宜多喝熱粥,如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大寒時節,可以喝養心安神的蓮子粥、補脾健胃的栗子粥、補脾養胃的山藥粥等等。

粥品健脾養胃好消化,能快速增加熱量,如果再加上其他豆類、堅果或滋補養生的食材,養生效果更佳。

三護

一、護足

中醫認為,足為肝、脾、腎三陰經的起始部位,為胃、膽、膀胱三陽經的終末部位,足部以下很多穴位與五臟六腑都有密切的關係,腳部受涼會影響足部六條經脈的正常循行,影響身體健康。

想要“暖足”,平時要穿好厚襪子棉鞋,屋子不是很暖的情況下,睡覺的時候最好不要將腳伸到外面。每天堅持熱水泡腳,20-30分鐘以內,水溫低了,再倒入一些熱水,保持40度左右。泡腳之後,多按摩腳底。

二、護腰背

腰部為“帶脈”所行之所,特別是脊椎兩旁的後腰是腎臟所在。

腰部與背部相連,後背是人體“督脈”循行之處,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因此,大寒護住腰背,對健康很重要。

平時可以多晒晒太陽,冬季選擇上午9-11點,下午3-4點左右為宜。平時在家也可以雙手搓腰至發熱,對腎也有很好的保養。

三、護腸胃

胃,喜溫怕寒,一受到寒冷的刺激,便會出現不適。

寒冷的冬季,人體內陽氣減少,容易導致脾胃陽氣受損,出現胃寒,胃脘疼痛等,得溫後痛感減輕。

而反酸、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數發生在寒冷的冬季。

大寒時節,可以多喝熱水暖腸胃,還能夠促進消化,為身體補水。

記住5件事,身體健康少生病

1、多飲茶

一杯紅蘇子葉茶飲,預防感冒

紅蘇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性辛、溫,入肺、脾經,可發汗解表,生氣寬中,健脾祛溼、防暑降溫,預防風寒感冒。

《本草綱目》中記載,紅蘇子具有“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的作用。

用涼水將紅蘇子葉沖洗一下,濾水,將紅蘇子葉放入500毫升開水中,悶3~5分鐘。趁熱喝下,微微出點汗,對預防緩解風寒感冒症狀有幫助。

預防風寒感冒可以每天喝一杯紅蘇子葉茶飲。

蒲公丁根紅茶,火消炎、護肝排毒

蒲公丁入肝經,可護肝排毒,預防肝損傷,還有利於促進身體毒素的排出,並且蒲公丁有廣譜殺菌的效果,有著“天然抗生素”之稱,有很好的去火消炎的效果,經過紅茶發酵工藝後,蒲公丁可以大大降低寒性,非常適合冬季飲用,尤其是抽菸、喝酒、愛上火者,是不錯的選擇。

2、調養腎臟

飲食調養對養腎防寒非常重要。

冬天,宜選食羊肉等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食物,對虛寒者尤其有益。

可進食具有補腎益腎功能的食品,如核桃、板栗、桂圓等。

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能入腎強腎。

若將上述食品放入粥中煮食,既可祛寒,又可補養。

3、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大寒應順應“冬藏”原則,堅持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時,早睡可養人體陽氣,晚起可養陰氣,精氣內聚以潤五臟,方可增強身體免疫力。

尤其老人應注意大寒保暖。這個階段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建議老人不宜過早起床,晨練要推遲,外出戴好帽子等。

4、少生氣

中醫講:“百病因氣生”,生氣的時候我們身體就會出現淤堵,鬱結,我們常說:“不通則痛”。

再者我們生氣的時候心跳加快,導致我們的血管不停的收縮,血液變得粘稠,

同時血壓急速升高,導致血液粘稠。

5、動相伴

生命在於運動,動則不衰,用則不退。

適當的運動,可利關節、豐肌肉、通血脈、強筋骨、實臟器、抗衰老。

寒冷的冬季,走路,是非常不錯的鍛鍊方式。

每週運動5天,每天30分鐘以上,對於健康,預防疾病,十分有益。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健康】11種被吹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很多人還在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