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中醫理論裡,五臟六腑是人的核心,在它們的基礎上,經絡、氣血、陰陽才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擺正自己的態度。可以說,五臟六腑的好壞,是身體健康的基本前提。

什麼是五臟六腑?

五臟,指“肝、心、脾、肺、腎”五者。它們的特點是“藏而不洩”;而六腑則指“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因為三焦有“孤腑”之說,其它的五個腑和五臟一一對應,形成一種表裡關係。六腑的特點是“洩而不藏”。

在中醫理論裡,基本都是圍繞五臟六腑的變化來分析的,這個過程也就是“辯證”。辯證的目的,無非就是找到病因所在的位置——哪個臟腑,當然也包括病機的變化。

通過上面的簡單介紹,我們足可以明白:人之所以生病,基本就是五臟六腑出了問題。所以,避免臟腑出問題,好好保養這五臟六腑,也就成了我們養生之目的了。

1、肝(膽)怕“堵”:

《黃帝內經》說“肝者將軍之官”,肝的五行屬木,“肝木生髮,猶如樹木”。它的“個性特點”是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鬱。也就是說,只有擁有不受壓抑的肝氣,身體才能處於一種輕鬆平和的狀態。

哪些行為會給肝“添堵”?無非就是暴怒生氣,心情鬱悶,過度用眼,長期熬夜,酗酒無度等等。這些行為,都是肝(膽)最怕的。

2、心(小腸)怕“累”:

心是五臟裡的“君主之官”,也就是說,它是身體的主宰,和小腸“相表裡”。它的功能特點,主要有主神志、主血脈兩個部分。我們都知道,血脈的流動是永不停息的,中醫認為,血脈的流動需要心陽的溫煦。因此,心是一個陽氣旺盛的臟腑。

哪些行為會算上心的陽氣?情緒壓抑和過度勞累,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肉體上的勞累,遠遠比不上“心交力瘁”的頹喪。因此,避免長期鬱鬱寡歡,看得開、放得下,就是很不錯的養心方式。

3、脾(胃)怕“冷”:

脾胃被稱為“倉廩之官”,後世醫家將其形容成“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通俗點說,就是和“吃”密切相關。受納、腐熟水谷飲食,運化水谷精微生成氣血,都需要脾胃之陽氣溫化。因此,脾是最怕“冷”的一個臟腑。

哪些行為是給脾胃添“冷”呢?首當其衝的就是多吃生冷。各種冰凍冷飲,生冷果蔬,以及性味寒涼的食物,都算是給脾胃添“寒冷”。此外,吃得太多、暴飲暴食、飢飽不勻,長期思慮過度,也是傷脾的行為,最好能避免。

4、肺(大腸)怕“燥”:

我們常說五臟六腑,五臟六腑自身也有一把“保護傘”,它就是肺。但是,肺雖然是臟腑之華蓋,自身卻又非常的“嬌氣”。它的生理特點,主一身之氣,主宣發肅降和通調水道。肺氣調和全身的氣機才能通暢,五臟的功能也才不致發生淤塞。

肺氣最怕的就是“燥”、乾燥的燥。比如長期缺水、空氣乾燥、菸酒刺激、以及空氣中有害物質多等等,大多是傷肺的“燥邪”,最好能儘量避免,做好防護。當然,中醫認為“悲傷肺”,過度悲傷,悲則氣消,對肺氣的充沛也是很不利的。也需要注意。

5、腎(膀胱)怕“幹”:

在藏象學說裡,腎被稱為“水髒”。可見,腎的功能正常,主要取決於腎水是否充盈。當然,我們也不能忘記腎中內蘊的元陰元陽。雖然“腎主水、司開闔,藏精”,它自己卻又最怕乾涸。腎水不足,無精化氣,身體的健康自然會受影響。

哪些行為會讓腎更“幹”呢?飲食過於重口味,吃的鹽太多,喝水不足,不覺得口渴就忘了喝水,極度驚恐等等,都是有損腎中水液的,最好能儘量避免。

總之,人為什麼會生病,簡單看來,其原因就是五臟六腑了出問題。如何保養好臟腑,首先就得了解它們所“怕”的事情,也就是容易傷害到臟腑的行為。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臉上出現5種症狀,說明肝臟和腸道都有問題了!多做5件事輕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