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腦梗後堅持鍛鍊,對於功能的恢復確實有幫助。我們都清楚,不管是什麼疾病,越早介入,後期恢復的效果也就越好。

腦梗功能恢復的黃金時間段,是在腦梗後的6個月內。6個月到12個月,功能恢復的效果就一般。過了一年以後,腦梗患者的功能基本就定型。

腦梗20個月,功能已然定型,雖然有每天堅持1萬步的鍛鍊,但想要進步,比如:現在可以行走,想要恢復到可以跑步。僅僅依靠鍛鍊,是很困難的。具體原因如下:

腦梗20個月後,較常見的狀態

腦梗後的恢復,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梗塞的部位、面積,溶栓是否及時;以及後期康復訓練介入是否及時。

腦梗患者病情穩定以後,經過正確的康復訓練,預後效果肯定比自己瞎折騰要好很多。

比如:早期良肢位擺放、預防壓瘡、早期的站立、肌力、平衡、步態、步行訓練等,這些都需要專業人士指導才行。既然這裡提到的是步行,我們就主要談一下步行的事。

腦梗以後,最常見狀態的就是患側下肢:關鍵肌乏力、肌張力增高、踝關節下垂和內翻(也就是馬蹄足)。

病人自己以及家屬,往往看不到這些問題。只知道自己以前能走能跳,現在癱瘓在床上了,心裡自然是很急,只想著能趕緊下床走路。

於是,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兩三個人攙扶著一個人,開始艱難的步行訓練。你說這樣堅持鍛鍊,後面能不能不行呢?

答案是能的,但卻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容易形成異常步態,也就是典型的——劃圈步態。個人的重心、以及負重,大部分都在健側肢體。患側下肢伸肌張力偏高,無法完成屈髖、屈膝動作,馬蹄足的存在,讓患者站立和行走不穩。這也是一般患者20個月後,較常見的狀態。

因此,我們一般建議患者早期站立,但不建議過早步行訓練,這樣會促使異常步態的形成。只有當下肢關鍵肌肌力達到3級以上、學會重心轉移、站立平衡2級以上,才開始步態及步行的訓練。

腦梗患者可以做的步行訓練

1、平行杆內步行

讓患者健康的時候輔助平衡杆,有病的一側下肢邁出小步伐,健康的一次肢體也要跟上,家屬要站在患者的身後,防止出現失衡,導致身體的後傾或者前傾。

2、三點步行

要讓健康的手扶住柺杖,先讓健康的一側肢體走動,然後再讓有病的下肢進行行走,患者的家屬要站在身後防止失衡和摔倒。

3、側方輔助行走

為了能夠改善患者上肢的屈肌緊張,家屬可以站在患病的肢體一側,用一個手扶住患者的手,另一隻手要放在腋下,這樣能夠保持患者的上肢外展,然後慢慢的進行行走並且及時的糾正步態。

4、後方輔助行走

家屬站在患者後面,扶住患者的髖關節來幫助患者平穩,防止患者膝關節支撐用力的時候力度太大。

5、後方握住雙臂外展

家屬要站在患者的後面,然後握住兩個手臂,讓手臂保持外展以及外旋,透過調整姿勢,能夠抑制下肢內旋的情況。

6、前方藉助行走

家屬要面對著患者,讓健康的一側上肢充分的伸展以及前伸,然後藉助患者的肩膀讓其放鬆,防止肩膀的緊張,透過做上肢的伸展,然後讓下肢做外展外旋。

10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血壓心率超過這個值易猝死!他用生命告訴你:這樣的心率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