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不少人手腳就容易發冷,即使鑽進厚厚的被子裡還是無法回暖。特別是一些女性朋友。據統計,在調查1萬名20-50歲的女性中,有60%的女性常感雙腳冰涼。
手腳冰涼的原因是什麼?到底要怎麼調理呢?讓中醫專家來告訴我們!
手腳冰涼的原因
陽虛:冬天手腳冰涼與氣虛、氣滯、陽氣不足有關,也就是常說的“陽虛”。陽氣不足就是身體的能量不足,無法滿足人體的需要,所以出現手腳冰涼、乏力、畏寒、面色發白,大便溏薄等症狀。
陽虛分為脾陽虛、腎陽虛、心陽虛,要針對具體的原因治療,辯證論治。
疾病因素:有時候,一些疾病也可能引起血運變差,導致手腳冰涼。
心臟問題:手腳冰涼,還伴有頭暈、心慌等現象,則有可能是心臟出現問題,泵血能力不足,導致血液迴圈障礙。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患者由於基礎代謝率下降,機體產熱量顯著降低,因此容易產生手腳冰涼問題。
貧血:迴圈血量不足或血紅素和紅血球偏低也會手腳冰涼。同時,可能會有頭昏、耳鳴、失眠多夢的症狀。
手腳冰涼的危害
手腳冰涼如果辯證是陽氣不足,可以引發多種疾病,中醫有句話說“陽化氣,陰成形,陽不足,百病生”。
前者的作用是把機體的物質化為無形的氣,陰寒則會把外界的物質合成到自己的身體中來,凝聚成形,比如女性身體上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這些往往都是由於陽氣不足,過度寒冷造成的。
女性如果長期手腳冰涼、陽氣虛,還容易出現月經不調、痛經、貧血等症狀,甚至可能不孕或流產,臉上易長色斑或痘痘。
中醫調理有優勢
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的內臟器官是和體表器官相結合的,臟腑聯絡皮肉筋骨、體表四肢的,所以人一旦發病,區域性病變可以反映到全身,全身的病變也可能在區域性體現。因此中醫強調整體調整。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精華所在,不同季節,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所表現的症狀是不同的,因而治法也不一樣,所謂“證同治亦同,證異治亦異”。
飲食
飲食是直接造成陽氣不足的原因,想要提升陽氣,日常飲食不妨多吃些溫補的食物,來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
如烏雞、牛肉、狗肉、羊肉、韭菜、核桃、桂圓等溫熱性食物,尤其是在月經期間,千萬不要碰生冷寒涼的東西。
運動
缺乏運動也是造成陽氣不足的原因,適當運動有助於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加快新陳代謝,有效改善手腳冰冷的症狀。
慢跑,快步走,跳繩,打太極都能調動全身各個部位和關節,對補充陽氣是很有幫助的。
泡腳
所有的虛都與經絡不通有關,把經絡疏通,全身氣血執行順暢,各種虛證會得到很好的平衡,而泡腳就是最簡單的疏通經絡的方法。
準備一個木桶,讓水沒過腳踝,到達小腿肚子的部位。再加以按摩舒緩靜脈,水溫維持在40℃左右,雙腳浸泡二十分鐘左右,基本上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
新增艾葉、紅花、當歸、牛膝等中草藥泡腳,暖全身、通經絡、活氣血,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注意】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則不宜泡腳。
中藥調理
如果上述方法都做了,還是覺得身體有點涼,那就可以適當服食人蔘、黨蔘、當歸、生薑、黃芪、茯苓、白朮、乾薑、高良薑、肉桂、桂枝等具有健脾補腎、溫陽散寒的藥物,來調理身體。
穴位按摩
※ 陽池穴
取穴:陽池穴位於手腕背橫紋中,指伸肌腱尺側緣凹陷中。
作用:陽池穴是人體元氣執行的主要通道,通過按摩,可以使元氣的執行更加順暢,有效達到四肢末端,從而對手腳起到很好的溫煦作用。
取穴: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
作用:手腳冰涼是陽氣不足引起的,湧泉穴乃腎經的起點穴位,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堅持按此穴會促使手腳冰涼症狀減輕。還可治療失眠、高血壓等症狀。
※ 足三裡
取穴:足三裡穴位於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足三裡穴是強身健體的萬能穴位,有助於手腳微血管擴張,舒筋活血。
手腳冰涼的原因有很多,學會調理是關鍵,堅持用熱水泡腳,經常鍛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多吃溫性食物,都可以有效改善手腳冰涼,讓身體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