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現在我們見到的《黃帝內經》,基本都分為兩部分:《素問》和《靈樞》。其中,《靈樞》主要闡述經絡鍼灸方面的知識,所以有有“針經”的雅號。
而《素問》則從陰陽、五行、藏象、整體觀念等多個方面,幾乎是全方位地介紹中醫治病救人、養生防病的知識。實際上,在很多人心裡,《素問》就成了《黃帝內經》的代名詞。
我們現在讀到的內經(素問)原文,基本是唐代王冰編撰過的文字。分為81篇,其中有6篇以“五運六氣”為核心。這6篇經文,需要一定的傳統文化知識才能“讀得通”。因此,剛接觸內經的朋友,建議先忽略這一部分。
關於《素問》、也就是內經的養生思想,有兩句很有名的話,可以說是我們中醫養生的理論基石: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如果能完全理解掌握這兩句話的內涵,我們的冬季養生,必然會避免很多的錯誤:
1、陽生陰長:這句話主要指春夏兩季,也就是上半年的陰陽盛衰變化。春夏兩季,陽氣漸漸萌生,陰氣也漸漸滋長,這是一種協調不亂的關係。請注意“生”和“長”,也就是我們需要重點理解的地方。
所謂“生”,簡單來說,是一種從無到有的、積量變為質變的過程。從嚴冬到春,白天漸漸延長,氣溫也逐漸升高,自然界草木開始萌芽綻葉,這都是陽氣復甦的過程。
但是,所謂“孤陽不長,孤陰不生”,陽氣的這種“生”,是需要陰氣同步的“長”才能完成的。如果沒有陰氣的涵養,則陽氣之生也將成了無拘無束的狀態,最終發散成無根之火,乃至消亡。
陽化氣、陰成形,陽生陰長的過程協調得好,有形世界的萬物、才能生長茂盛並衍生不息,呈現給我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而這個現象,正是有賴於陽在生、陰才長,就如同世俗中一對夫唱婦隨的夫妻。
在陰陽學說裡,陰陽的關係有對立互根之說。但從萬物的生長來說,陰陽的關係,似乎是一種齊頭並進的關係。並非陽生化更多,而陰消失更多的“此消彼長”
所以,我們常把“陽氣”比喻成能量。那麼,天地之間或許也有一個能量庫,春夏兩季裡,這個能量庫不停地釋放能量,世間萬物被能量喚醒之後,逐漸生長、繁茂起來。
2、陽殺陰藏:陽殺陰藏主要指秋冬兩季的陰陽盛衰。這裡面有一個“殺”字,或許是容易讓現代人產生誤解的地方。說為“殺”,並非消滅,也不是消減。可能更是一種“狀態”:某個動作結束後,將某種物質“收藏起來”。
前面說了,春夏“陽生”,也是能量的釋放過程。那麼,這個釋放能否“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輝”般無窮無盡呢?雖然我們常說,宇宙之大,不可度量。但無論多大,理論上來說,都有匱竭的時候。
就像我們跳高前,身體會稍微蹲下一些,膝關節會彎下去一點,就是為了跳得更高。而跳高之後,想要再次跳起來,仍然需要再次蹲下去。如此,才能一跳再跳。
陽氣的生化也是這樣,如果一直停留在生髮階段,總是在不停釋放,陽氣也必定會枯竭,陰氣也必將隨之消亡。因此,生髮、釋放到了一定程度後,秋冬兩季,陽氣必然會失去那種“勃勃生氣”,取而代之的是收斂含蓄、陽氣內蘊。
與此同時,陽氣“殺”了,陰氣還需要繼續“長”嗎?當然也不需要,如果此時陰氣繼續“長”,則必然會出現一片陰寒,乃至陽氣受損。所以,“陽殺”之時,陰氣也同步“收藏”起來。通俗點說,就如同陰裹陽的一個狀態給收藏起來了。這就是陽殺陰藏。
掌握了“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後,那麼,我們冬季養生需要做什麼,自然也就很明顯了。
1、收藏能量:冬季“陽殺”之後,能量會收藏起來。就像冬眠的動物一般,我們要避免去喚醒蟄伏的陽氣。
因此,冬季養生,宜靜養。冬季養陽的飲食,以“氣薄”為好,“氣”為陽善於上竄擾陽,而氣薄則無此患。
2、保養陰氣:陽殺之後陰也“擦藏”,冬季養生,保養好陰氣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陽氣乃健康之本,但陰氣卻是陽氣的根基。
冬季養陰進補,以“味厚”者為佳。“味”為陰,味厚者更善於養護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