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脾為溼氣,水在肺為痰飲,如何健脾養肺?三點需要注意。
“水”,是中醫的五行學說裡的五行之一,它對應的臟腑是腎,顏色是黑色,方位是北方。由金而生,又生於木。
在中醫六淫裡,並沒有“水”的名字,但是,卻又有“溼”的說法。水溼同源,因此,“水”實際也可以看作一種致病之邪。
在我們日常養生裡,“水”是一種讓我們愛恨交織的東西。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生命離不開水,水是生命存在的基礎。(當然,將五行的“水”和自然之水劃等號是不嚴謹的,此處只為了闡述形象而舉例而已);其次,當“水”過多時,卻又容易水溼氾濫,就像自然界的洪災。因此,如何合理地掌控好“水”,成為養生界必須面對的問題。
實際上,養生也常需要面對“水”的苦惱。比如,陰津不足,就是“水”少了;溼氣重就是“水”多了等等。關於“水不足”的問題,另文闡述,本文主要針對“水溼氾濫”的調理加以分析,以幫助更多的朋友掌握這個問題。
關於“水多了”的問題,我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溼氣重”。其實,“水”對於身體的影響,至少有三個臟腑需要了解,它們就是肺脾腎三髒。
1、腎主水,司開闔,也就是說,水的排洩,主要由它來完成;
2、脾主運化水谷精微,飲食裡的水,都需要脾來運化,以輸布全身,以及排洩出去;
3、肺主通調水道,為水之上源;
就“水”對身體的影響來說,又可以分為有形之水,和無形之水。有形之水比較好理解,比如我們的汗水、小便之類。而無形之水,則大致可分為水溼痰飲這些“派生類”,而且是更難理解和把握的。下面就主要分析水溼痰飲這些“無形之水”。
總的來說,這些“無形之水”大致可以分脾肺二髒來闡述:
1、水在脾,溼氣生: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雖然字面上是針對“痰”而言,其實,和溼氣是完全一樣的。體內溼氣重,一般都是脾虛所致。
脾虛溼氣重,這是我們常常說起的。比如身體重乏痠軟,打不起精神來。嘴裡也可能有甜膩的味道,飲食減少,大便稀溏等等,這些情況,基本都是脾虛生溼所致。
脾氣虛弱,運化水溼的能力不足,飲食裡的“水”就會無法輸布,停滯於中焦。脾胃中土,受水溼浸淫,就像自然界的泥土一樣,土壤的水太多就成了泥濘,無法種植莊稼。水溼浸淫在脾,食物的腐熟運化不暢,就像久不見Sunny的潮溼天氣。
2、水在肺,痰飲生:誰都會有吐痰的經歷。現代科學認為,痰是呼吸道上皮細胞的分泌物,是對呼吸道的一種保護措施。中醫認為,痰飲其實都是“水”的變種。“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雖然出現在肺,卻又和脾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從五行的角度看,肺屬金,脾屬土,土生金。從臟腑的角度分析,肺主通調水道,脾主運化水溼。因此,當“水”在脾時為溼氣,“水”在肺時為痰飲,但其本質都還是“水溼”。
如何健脾養肺?健脾:當水溼在脾而溼氣重時,這時候的調理,就需要健脾運化水溼。一般以四君子湯為基礎,可根據實際情況加減化裁。脾虛為主的,可以適當增加健脾益氣;水溼明顯的,可以適當增加燥溼健脾。
養肺:當水溼在肺而痰飲明顯,咳嗽多痰也是很苦惱的一件事。此時的調理,我們多從溫肺化痰為主。肺乃嬌髒,既怕寒又怕熱,冬季的寒溼,對肺的氣機影響是比較明顯的。所以,溫肺化痰可以視同於養肺,如溫肺湯。也有從健脾來養肺的,所謂“培土生金”之法,如參苓白朮散。
水溼氾濫影響脾肺二髒,我們的調理需要注意如下三點:
1、一般以健脾益氣,芳香化溼為主。溼乃陰邪,其性粘滯,健脾多溫陽,芳香多辛散,這才是脾虛溼盛比較合適的調理之法;
2、養肺宜溫不宜燥:一般來說,溫而不燥有點難以兩全,溫肺需要把握好“度”,不宜盲目施行。
3、培土生金是比較穩妥的做法。從健脾著手,配合養肺,更少辛燥傷肺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