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給所有人看病,首先是看病人的狀態,是高興還是傷心,根據不同的狀態進行處理;
然後再問病人的生活方式,看看是不是有不良生活習慣,再讓他去建立健康的節奏和習慣;
如果還不行,他就給病人一些食療的方法,再不行就做按摩導引,再不行就扎針,最後才用湯劑。吃藥是最後才使用的手段。
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對待疾病呢?看鍾南山如是說:“人,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一個人怎麼處世,身體就會怎麼去表現。”
01
病是最好的朋友之一
「我想強調一點:疾病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之一。因為它告訴了你,你的生活出現了問題。如果你聽它的,然後改正,那它自然就會走掉。」
所有的病都只是個名字,但我們不知道它實際上是什麼。比如你受了風寒,它就會用咳嗽或者鼻涕告訴你。吃了不新鮮或不衛生的東西,就會用拉肚子告訴你。如果它不告訴我們,那我們就不會知道我們身體出了什麼事情。
「病不是敵人,是善意的提醒。」
我們應該感謝疾病,
而不是痛恨它。
02
有時,你不需要醫生
有個病人最近工作壓力特別大,晚上應酬也多,經常喝酒,血壓很快升高。其實他只要把生活習慣改過來就會沒事。
只要改變這種不好的生活方式,血壓就會降下來,不必找醫生的。最大的醫生是自己的身體,如果身體沒有好習慣,醫生也沒辦法。
疾病不一定是壞事。不同的症狀,有著不同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去找原因。
找到問題的根源,改變生活方式很重要。
因為不改善生活習慣這個病永遠治不好。
A
思想模式
在我的理念裡,中醫就是你怎麼看待這個宇宙,這個世界,怎麼看待人生。當你想問題的方式改變了,心態就發生很大的改變,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見了。
B
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大部分形體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C
醫療模式
醫療模式是為了補充前兩者的不足而存在的。如果前面兩個做好了,這個就會變得很輕鬆。
但現在醫療模式被過於強調,讓我們對醫生和醫院過於依賴,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所以現在病人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03
什麼叫做養生
養生就是讓自己的身體處於一個和諧平衡的狀態,但因為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所以方法也不一樣。不同的人,根據環境不一樣,儘量讓自己符合周圍環境,那樣就很好了。
「人還是要靠自己的」
醫生的作用其實就是引導病人往最好的狀態上走,讓身體回到和諧的狀態,這樣病人就能靠自己恢復了。
所以在一個真正的中醫眼裡,沒有「病」這個概念,所有的病都是有的只是每個人身體內部存在的各種不和諧或者不平衡,醫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調整這些不和諧和不平衡。
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對面坐著的那位老中醫,不是他用的那根針,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們喝下的那碗湯藥,而是我們自己。
04
不要害怕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惡化,是從他得知自己患癌之後。其實,有了癌症之後醫生總是喜歡強調最不好的結果,患者聽到之後就會害怕,然後就真的病了。
打個比方:腫瘤,相當於房間裡的垃圾桶,只是暫時存垃圾用的。健康人的身體正氣很足,能把體內的垃圾及時清理,那房間就很乾淨。但是,當正氣不足的時候,垃圾清除不了,垃圾就會裝到腫瘤這個垃圾桶裡面,以免垃圾進入血液。
所以,面對腫瘤,切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扔掉垃圾桶,房間不會變乾淨。經常有病人切除腫瘤之後發現擴散了,其實這是因為你把垃圾桶扔了,當然房間裡就會到處是垃圾。
05
如果發現有腫瘤應該怎麼辦
首先不要怕,不要慌,問問自己:
我有什麼想不開的事情?
有什麼不好的心事?
有沒有不良的生活習慣?
先把心結解開,不要害怕。
不害怕是非常重要的心法,相信癌症是自己的朋友,腫瘤的出現是在提醒自己反觀自我,看看自己出了什麼問題還不自知。
病人本來正氣就弱,害怕就會進一步降低免疫力。這就會導致各種病症出現,人自然就會變得更加不好了。
生活方式方面,下面還有三個非常具體的建議:
A
離開熟悉的人群
對於一個腫瘤患者,親友們的過度關心會時常提醒他自己是個重病人,反而會讓他更難受。
B
改變節奏,改變動靜陰陽
學一學打坐、站樁,讓自己靜下來;不愛出門不愛活動的,多出去旅行,接觸不同的山水風景、不同的人,把視野開啟。
C
調整作息時間,調整飲食
不熬夜,多吃素,讓身體內部執行正常、有序。
生病並不可怕!轉給你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