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一個病,都有錯綜複雜的症狀,要找到它的關鍵,掌握它的主要方面,必須懂得運用八綱。八綱就是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為辨症的綱領,其中陰陽尤為綱領的綱領。表裡、寒熱、虛實,實際上是陰陽的演繹,亦稱六變,它指示了病變所在的部位,病情的徵象和邪正消長的變化。所以根據八綱來觀察症候的全部情況,加以分析歸納,不難得出診斷結論。關於陰陽方面已在第一章敘述,茲再就六變的意義,說明如下:

1.表裡

表是外,裡是內。從人體的內外來說,表是體表,包括面板、肌肉等組織;裡是指內臟,包括髒、腑和腦等器官。因此病邪侵犯人體所出現的症狀,如惡寒、發熱、頭痛、項強、身疼,四肢痠軟,以及有汗、無汗等,症屬於體表者均為表症;神昏煩躁,口渴胸悶,嘔吐洩瀉,腹痛腹脹等,症屬於體內者均為裡症。

風、寒等六淫之邪侵犯人體,首先傷於皮毛、經絡,概稱表症。因喜怒七情或飲食勞倦所引起的病,多自內生,故概稱裡症。這是辨別表裡的概況。但表邪可以內傳進入臟腑,則其所現的症狀又為裡症了。也有表邪雖已內傳而尚未到裡,稱為半表半里症。表邪內傳而表症仍在,稱為表裡同病。病邪由表入裡,便是從外到內,在病為重為逆,例如傷寒病初起,寒熱,頭項強痛,都是邪在於表的症狀;如果發熱不退,症見口苦嘔惡,或心胸滿悶,或小溲短赤等,便知邪有入裡的趨勢;如見壯熱口渴、煩躁譫語,或腹痛便閉,或大便洩瀉,則明顯地表示邪已入裡。相對的,裡症也有從裡出表,在病為輕為順,例如麻疹、斑疹,初起身熱煩躁,咳嗽胸悶,等到面板出現紅疹,症情便逐漸鬆弛了。因此,臨症上分辨表裡症,更重要的是注意其傳變傾向。

2.寒熱

寒的症狀為口不作渴,喜飲熱湯,手足厥冷,無風惡寒,小便清長,大便溏薄,面色蒼白,舌苔白滑,脈遲。熱的症狀為口渴飲涼,潮熱,煩躁,小便短黃,大便閉結,面紅目赤,舌苔黃糙,脈數等。這裡可以看出病情的表現有寒和熱兩種不同的現象,辨別寒、熱,就是決定用藥或溫或涼的一個關鍵。

寒症和熱症有時不完全是全身症狀,如發熱是全身的,小溲黃赤可以與發熱有關,也有僅屬於膀胱有熱。所以辨寒症和熱症除一般者外,需要進一步分別上下。大概寒在上者,多為吞酸,泛清水,飲食不化,或心胸一片覺冷;熱在上者,多為頭脹目赤,咽喉腫痛,齒齦脹痛,口乾喜涼。寒在下者,多為腹痛喜按,大便溏薄或洩瀉,脛寒足冷;熱在下者,多為大便困難閉結,小便渾黃,或短澀刺痛。這些症狀,有的只見於上,或只見於下,有的上下俱熱,或上下俱寒,有的上熱下寒,或上寒下熱。也有一個腸胃病中,能出現胃熱腸寒,或胃寒腸熱的現象,必須分析清楚。

3.虛實

虛實是指正氣和邪氣兩方面來說的。從人體說,指正氣的強弱;從病情說,指邪氣的盛衰。但在一般臨症上,虛多指正氣,實多指邪氣,因正氣充旺無所謂實,邪氣退卻無所謂虛,故 《內經》上說:“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虛症的表現,為神疲乏力,聲音低怯,呼吸氣短,自汗盜汗,頭暈心悸,脈細微弱。實症的表現,為痰多氣壅,胸悶腹脹,便閉或溏薄臭穢,脈洪滑大等。凡體壯新病,症多屬實,體弱久病,症多屬虛。患者體質和病理機轉表現為有餘、結實、強盛的,稱為實症;反之,表現為不足、衰退、鬆弛的,稱為虛症。

辨別虛實是攻邪和補正的根據。病有純虛純實者,辨別較易,治療亦簡單;有虛實錯雜者,如正強邪實雖重能挽救,正虛邪實雖輕亦危殆。在每一個病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邪正消長現象,必須注意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多實少、虛少實多等變化情況。例如外感風寒,惡寒發熱,脈象浮緊,這是一個表實症;如果發汗後汗出不止,身熱驟降,反而畏冷更劇,這是轉為虛症的症象;或者惡寒退卻,身熱增加,口渴引飲,這是轉為裡症的症象。如果熱病而現舌苔幹糙,知其津液已虛;或者舌光紅絳,知其陰分亦為邪熱傷耗,不是單純退熱法所能治療了。

表裡、寒熱、虛實,是一種症狀的歸納方法,單看一個症狀是沒有意思的。因為每一個症狀都能在兩方面出現,譬如表症有怕冷,裡症也有怕冷,虛症有怕冷,實症也有怕冷,寒症有怕冷,熱症同樣有怕冷。究竟屬於哪一型別呢?必須結合多種症狀來決定。所以把許多症狀加以分析,就其性質上的類同聯絡起來,成為一個症候群,才能診斷它是表是裡,是虛是實,是寒是熱。症狀是屬於表面的,症狀裡有很多是隱蔽的、虛偽的,稱做假象。如以寒熱來說,真寒應當脈沉細或遲弱,症見肢冷嘔吐,腹痛洩瀉,小溲清頻,即有發熱也不欲去衣被,這是浮熱在外而沉寒在內的症象;真熱應當脈數有力,滑大而實,症見煩躁喘粗,胸悶口渴,腹脹,大便閉結,小溲短赤,發熱不欲蓋被。假寒症是外雖寒而內卻熱,脈呈數象,身上怕冷而不欲衣被,或大便臭穢,或煩渴引飲,這種怕冷,就非寒象,而是熱症,此即所謂熱極反兼寒化,叫做陽盛格陰;假熱症是外雖熱而內卻寒,脈呈微弱,或為虛數浮大無根,身上發熱而神態安靜,言語譫妄而聲音低微,或似狂妄但禁之即止,或面板有假斑而淺紅細碎,或喜冷飲而所用不多,或小溲多利,或大便不閉結,這種熱象並非真熱,而是寒症,即所謂寒極反兼熱化,叫做陰盛隔陽。至於虛實方面,極虛也能有實象,便是假實;大實也能有虛象,便是假虛。故張景嶽說:“外症似實而脈弱無神者,皆虛症之當補;外症似虛而脈來盛者,皆實症之當攻。虛實之間,最多疑似,不可不辨其真。”這就說明了辨症的目的是在求得病的本質,要掌握真相,必須從多方面觀察。

六變用陰陽來歸納,表為陽,裡為陰;熱為陽,寒為陰;實為陽,虛為陰。故有時候也把病態的動靜和病情的進退,說成陰症和陽症,或說病在陽和病在陰,所以說陰陽為八綱的綱領。但在臨症上常說的真陽虛和真陰虛及亡陽和亡陰,這就不是廣義的名詞,前人解釋真陽、真陰皆屬於腎,真陽即真火,真火虛者,右尺必弱,宜大補元陽,不可傷其陰氣,忌涼潤,恐助陰邪,尤忌辛散,恐傷陰氣,只有甘溫益火,補陽以配陰;真陰即真水,真水虛者,脈必細數,宜大補真陰,不可伐其陽氣,忌辛燥,恐助陽邪,尤忌苦寒,恐伐元陽,只有純甘壯水,補陰以配陽。至於亡陽和亡陰的辨法,也須仔細觀察症象,如汗出身反惡寒,手足涼,肌涼汗冷而味淡微黏,氣微,脈浮數而空,此為亡陽;身畏熱,手足溫,肌熱,汗亦熱而味鹹,氣粗,脈洪大無根,此為亡陰。亡陽和亡陰是嚴重症候,大多在高熱燻蒸、發汗過多、或吐瀉過度、失血不止等情況下出現,多屬危象。

八綱辨症的內容,包括了體表和體內的關係,指出了病症的性質和發展情況。辨症的最後階段是為了治療,分辨表裡可以定出或汗或下,分辨寒熱可以定出或溫或涼,分辨虛實可以定出或補或瀉。但是汗法有辛溫發汗,有辛涼發汗;下法也有涼下、溫下,其它溫法、涼法、補法、瀉法,也都有不同的用法。如何來確定具體的治療方針,非把表裡、寒熱、虛實結合不可。比如表症和寒症、實症結合,便是一個表寒實症,就是體表感受寒邪的實症,可以針對著用辛溫發汗法;或者裡症和寒症、虛症結合,便是一個虛寒裡症,就是由於體內陽氣衰微而造成的寒症,可以採用溫補的方法。諸如此類,表裡、寒熱、虛實的結合,在臨症上有八個基本型別:即表寒實症、表寒虛症、表熱實症、表熱虛症、裡寒實症,裡寒虛症,裡熱實症,裡熱虛症。在這基礎上還能化出八個錯雜的型別:即表寒裡熱症、表熱裡寒症、表虛裡實症、表實裡虛症、表裡俱寒症、表裡俱熱症、表裡俱虛症、表裡俱實症。在裡症範圍內還有幾個複雜型別,即上熱下寒症、上寒下熱症、上虛下實症、上實下虛症、真寒假熱症、真熱假寒症、真虛假實症、真實假虛症,以及半表半里症、寒熱錯雜症、虛中挾實症等。病症的變化儘管多,但不外表裡、寒熱、虛實已甚明顯,所以只要能掌握這八個綱領,便可以弄清楚。

上述變化,有的是常見的,有的比較少見,有的彼此之間沒有很大區別,有的雖類似但必須分別。由於辨證是一項複雜而細緻的工作,因此不厭繁瑣,再作說明,以便觸類旁通,靈活運用。

1.表寒實症

風寒侵犯體表。主症為惡寒、頭痛、體痛,脈象浮緊,發熱或未發熱。

2.表寒虛症

衛氣不充。主症為惡風畏寒,易出汗,汗出更冷。

3.表熱實症

外感溫病初起。主症為惡風或不惡風,發熱頭痛,自汗或無汗。

4.表熱虛症

即陰虛潮熱一類。主症為午後肌熱,掌心熱,自汗出。

5.裡寒實症

寒邪直中內臟。主症為腹痛洩瀉,嚴重的四肢逆冷,脈象沉伏。

6.裡寒虛症

多由脾腎陽虛引起。主症為氣怯疲倦,四肢不溫,大便不實,脈象微弱,舌質胖嫩而不紅潤。

7.裡熱實症

外邪化熱傳裡。主症為壯熱,口渴煩躁,便閉溲赤,嚴重的神昏譫語。

8.裡熱虛症

多由肝腎陰虛引起。主症為掌心熱,頭暈,口渴,心煩不眠。如果出現潮熱,參看表熱虛症。

9.表寒裡熱症

外感寒邪,內有鬱熱。主症為寒熱無汗、煩躁。又假寒症怕冷、不欲衣被、煩渴引飲,亦屬此類。

10.表熱裡寒症

寒積於內,熱越於外,其熱為假熱,其寒為真寒。主症為身熱不欲去衣被,畏風,洩瀉,小溲清長。

11.表虛裡實症

多由發汗傷表,邪傳於裡。主症為汗出惡風,胸痞硬滿,噫氣,嘔惡。

12.表實裡虛症

內傷之體,再感外邪;或表症誤下,雖傷於裡,表邪尚未內陷。主症為寒熱,身體疼痛,氣怯,脈象沉弱。

13.表裡俱寒症

寒邪傷表,復中於裡。主症為寒熱,腹痛,洩瀉。

14.表裡俱熱症

表邪化熱傳裡,發熱不退,反而增劇,參看裡熱實症。

15.表裡俱虛症

陰陽兩虧。主症為多汗,畏寒,氣怯,心悸,脈象結代。

16.表裡俱實症

外感寒邪,內停痰飲,或有宿食。主症為寒熱,咳喘,或噯腐,腹脹。又寒邪或熱邪釀成的表裡俱寒或表裡俱熱症,均屬此類。

17.上熱下寒症

下焦有寒,上焦有熱。主症為腹滿足冷,口乾,胸中煩熱。又火不歸元,浮越於上,症見足冷麵赤,口乾咽燥,亦屬此類。

18.上寒下熱症

丹田有熱,膈上有寒飲。主症為小溲短赤,痰多,胸中覺冷。

19.上虛下實症

濁陰在下,清陽不升。主症為腹滿洩瀉,頭暈目眩。

20.上實下虛症

陽虛於下,痰飲阻上。主症為形寒足冷,尿頻,咳痰,喘促。

21.真寒假熱症

參看表熱裡寒症。

22.真熱假寒症

參看表寒裡熱症。

23.半表半里症

表邪傳裡而未成裡症。主症為寒熱往來,口苦,咽乾。

24.寒熱錯雜症

溼熱內阻,或內有痰飲,表熱內陷。主症為胸悶,口乾不欲飲,小溲短黃,或煩熱痞滿,嘔惡。

25.虛中挾實症

體虛有邪,或邪戀正氣漸衰,均屬此類。參看表虛裡實、表實裡虛、上虛下實、上實下虛等症。

對於任何急性熱病,或內傷雜症在其發展過程中,均可用上面這些方法來診斷。在急性熱病方面,例如傷寒初起便是表寒實症;若汗出過多而損及陽氣,便是表寒虛症;若寒邪化熱傳裡,便是裡熱實症;苦傳入半表半里之間,便是半表半里症;及至體力不支,而有洩瀉肢冷,煩躁等症,則為裡寒虛症或表熱裡寒症。又如腎洩 (即五更洩瀉)是裡寒虛症;肺勞是裡熱虛症;痰飲咳嗽是上實下虛症。以上是八綱的綜合運用,臨症時就可根據這些來辨症論治,獲得療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春節飲食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