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編著/畢鴻雁

補脾類中成藥

這類藥主要作用是補養脾氣。由於脾氣虛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大便溏瀉、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多汗、反覆感染等病證可選用。有的尚兼有溫陽作用,如附子理中丸。

這類成藥,大多須服用較長時間,不可急於求成,但目前大多以高營養、高蛋白飲食餵哺小兒,故小兒的純虛之證已很少見,多屬虛實夾雜證或以實證居多,因此該類藥的適應證較少。

1、啟脾丸:蜜丸。每丸重3g。

說明:主要藥物是黨蔘、蓮肉、山藥、白朮、澤瀉、茯苓等。

有健脾止瀉功能。適於因小兒脾胃虛弱引起的面黃腹脹、吐瀉少食等症。每服1丸,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

2、參苓白朮丸:水丸。每袋內裝18g。

說明:主要藥物是黨蔘、白朮、茯苓、蓮肉等。

有補益脾胃、調中止瀉的功能。適於脾胃虛弱引起的脾虛久瀉、納呆厭食等症。每服3~6g,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蜜丸,每丸重9g。

說明:主要藥物是黨蔘、白朮、附子、乾薑等。

有溫中散寒的作用。適於脾胃虛寒所引起的腹痛腸鳴、喜暖怕寒等症。每服半丸至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消食化積類中成藥

這類藥主要用於因乳食不節形成的食積證,以及因乳食積熱而引起的發熱、煩躁、便祕等症,有的尚可用於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高熱驚厥等症。

此類藥物均有消導、克伐或攻瀉等作用,因而只可中病即止,久用反可傷損正氣,小兒食積目前尤為多見,因食積導致的疾病又較多,故該類藥的適應證很為廣泛

1、七珍丹:水丸。每袋50粒。

說明:主要藥物是巴豆霜、膽南星、天麻、半夏曲等。

有化滯、清熱、鎮驚的作用,適於小兒因乳食積滯腸胃所引起的嘔吐、便祕以及因兼感外邪而引起的發熱、抽搐等症。該藥內含巴豆霜,瀉下力較猛,體壯病實者方可應用,體弱兒忌服。1-2歲每服10粒,2-3歲每服15粒,4-5歲每服20粒。溫開水送服。

2、至寶錠:蜜丸。毎丸重1.5g。

說明:主要藥物是牛黃、麥芽、陳皮、硃砂、白芥子等。

有清熱化痰、消積通便的作用。適於因積滯內熱、外感風寒而引起的發熱、煩渴、痰喘、吐瀉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

該藥一定是實證、熱證方可應用,或是雖體弱、但兼夾食積鬱熱明顯者,亦可暫用。單因脾胃虛弱引起的吐瀉痰喘等症不宜用。

3、王氏保赤丸:水丸。每管內裝0.3g。

說明:主要藥物是巴豆霜、制南星、川貝母、大黃、硃砂等多種中藥,按特定方法炮製合成。

有清熱導滯、鎮驚化痰的作用。專治小兒乳滯疳積、喘咳、痰鳴、嘔吐腹脹、發熱急驚、神迷痰厥等症。

6個月內嬰兒每次服5粒,6個月至2週歲,每超過1個月加1粒,3週歲以上每超過半歲加5粒,10-14歲每次服0.15g。常服有補脾胃、助消化、預防停滯生痰的作用。

4、小兒消食片:片劑。每瓶內裝100片。

說明:主要藥物是雞內金、山楂、檳榔等。有消食化滯的功能。適於因食積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便祕、食慾不振、疳積等症。1-3歲每次服2~4片,3-7歲每次服4~6片,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

消積補脾兼施類中成藥

該類中成藥除有消食化積的作用外,尚可益氣補脾。適於脾氣虛弱又兼夾食積者,或食積日久不消而傷脾氣者,表現肚腹脹滿,面色無華,易汗出,納呆,舌質偏淡等。

1、肥兒散:散劑。每袋內裝0.9g。

說明:主要藥物是白朮、山藥、雞內金、山楂等。有健脾、消食化積的作用。適於因乳食不節、傷及脾胃而引起的腹瀉、水谷不化等症候。1歲內每服半包,1-3歲每服1包,3歲以上,每服2包,溫開水送服。

2、一捻金:散劑。每袋內裝1.2g。

說明:主要藥物是人蔘、大黃、檳榔、硃砂等。有扶正、導滯、通下的作用。每次服1.2g,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1歲內小兒酌減。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女性痛經,飲食調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