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67 補虛藥概述,補氣藥概述:人參

下面介紹第二十五章,補虛藥。什麼叫補虛藥?書上這樣下的定義,以補虛扶弱,糾正人體氣血陰陽虛衰的病理偏向為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虛證的藥物,稱為補虛藥。這裡就涉及到一箇中醫學當中什麼叫虛的問題。在中醫學當中,虛指的正氣虛,這是一種說法,虛者正氣虛也。第二種說法,什麼叫虛,精氣奪者虛。所以虛是人體的正氣虛衰,氣血陰陽耗損,精氣奪,精氣就是氣血陰陽,奪也就是耗散,丟失了,耗費掉了。

所以根據中醫學對虛的這種認識,那麼補虛藥,就是扶助正氣,補益精氣為基本功效,這個(與)書上這個意思,大同小異的,虛者正氣虛,那麼正氣虛了就是虛證,就要扶助正氣,精氣奪則虛,那麼精氣耗損了就要補充 所以能夠扶助正氣,補益精微,這樣的藥物就叫作補虛藥。那麼簡單說就是以補虛為主要功效,這個是最簡單,也是可以的,只不過按照中醫對虛的認識,進一步把它說明了一下,這是一個問題。

按照歷來的習慣,補虛藥後面常常有一個補充,這一類的藥,又叫補養藥,或者補益藥,我們這個書,沒有保留,就把它叫作補虛藥,當時是基於什麼考慮呢?因為這一類的藥物,有補虛藥、補養藥、補益藥,這三種稱呼,其中最準確的是補虛藥。

因為這一類藥是治療虛證的,體虛才需要補,體不虛是不需要補的,如果把這一類的藥,稱為補養藥,或者補益藥,常常就給人一個誤解,好象沒有病的人,使用了這一類的藥,能夠養生,也在普遍使用,尤其是在當前,這個過分地強調,在未病的狀況下,也服用這個補虛的藥物,可以造成機體新的一些不平衡。

為了不助長這種風氣,所以我們沒有再說它是補益藥或者補養藥,補益、補養,意思就是人人都可以用,不虛也可以用,實際上它有很細微的差異的,所以最準確的是補虛,虛才用,不虛就不用,所以我們選了一個最準確的名稱,就沒有再保留通常在中藥書上說的它又叫補益藥或者補養藥這樣兩句話,這是當時的意圖。

那麼這個補虛藥,根據歷來的分類的習慣,因為它藥很多,中醫對虛證的認識,分為氣血陰陽這樣四大類,那麼對應把藥物也分為了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補陰藥,所以在含義當中順便了解補虛藥的分類,一個是含義,第二個是分類。

第二個問題,關於補虛藥的功效與主治。在這個地方,我們只是第一步地簡單地作常識性的瞭解,那麼這個補虛藥有的能夠補氣,那麼治療的是氣虛證;有的藥是補陽,治療的是陽虛證;有的藥能夠補血,治療的是血虛證;有的能夠補陰,治療的是陰虛證,這個就是最簡單的補虛藥的功效和主治。

但是掌握到這樣的一個程度,遠遠不夠,尤其是對於補氣藥和補陰藥,它補哪一個臟腑的氣,補哪一個臟腑的陰,這個必須要求,只有掌握到這個程度,今後才能夠準確選擇使用。那麼這樣的一些內容,我們在四節裡面去分別作進一步的補充,把今後每一節的內容學了以後,把它充實到章的概述當中,那麼就是這一個補虛藥的功效和主治的全部內容,現在我們把它拆分在不同的節裡邊了,所以這裡就不多講。

第三個問題,效能特點,這個和第二個問題相似,這一章的藥在效能方面,有共性的,有規律性的東西就是藥味,這個藥味就是甘味,每一種補虛藥,都可以標以甘味,甘能補,當然補虛藥肯定就味甘,這個符合五味理論當中,甘味代表的主要作用。

那麼除了甘味,有的藥可能還因為其它功效,兼有其它的味,那麼在每一章、每一節,可能情況不一樣,我們也是以後來補充,那麼這個藥性,補氣藥、補陽藥、補血藥、補陰藥都不一樣,每一節有自己的特徵,這個我們也是在每一節裡面去介紹,介紹完了,把它充實到這兒來。

那麼歸經同樣的,每一節的歸經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這個章的概述當中,效能特點就不要求,最多就是一個共性的甘味,其它的關於藥性和歸經,在每一節裡面,再進一步地介紹。那麼在這個章的概述當中,比較重要的兩個問題,一個是配伍應用,第二個是使用注意,在我們書上都有比較多的內容。

那麼關於這個配伍應用,關於這個補虛藥的配伍應用,那麼我們原來講的這個方法,寒熱虛實,完全適合,可以用。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來理解和記憶。這個補虛藥的配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意思,第一個方面,補虛藥它幾乎可以和我們學的其它的任何一類藥物配伍,就是我們寒熱虛實當中除了虛,另外的或者它主治證的主要症狀,都包括在裡面了,除了虛以外,都包括了。

那我們初學的時候,如果我們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說,兼有什麼,配伍什麼,原則上都是對的,比如說這個外感表證,兼有體虛者,那麼補虛藥,可以配伍解表藥,這個體虛,兼有熱邪的,可以配伍清熱藥,這個體虛兼有便秘或者裡實積滯,可以配伍瀉下藥。比如說這個體虛,兼有瘀血的,可以配伍活血化瘀藥。依次類推,每一章都可以用這樣一句話。

但是這一句話,有的章節就不是很準確。隨著我們中藥學學習的要接近尾聲了,其實有的章節,它並不是和氣血陰陽這個虧虛都有(關),它只是某一類的補虛藥,常常和其它章節的藥配伍,那麼比如說表證,可能氣血陰陽都有,裡實積滯,也可能氣血陰陽都有,那麼象這樣,我們可以籠統地說體虛兼有外感表證者,那麼可以根據它氣血陰陽不同,也是可以分別和解表藥使用的。

但是有的藥,比如說芳香化溼藥,那麼一般就不可能是說(配)補血藥,很少用,往往是陽氣虛的,兼有溼阻中焦,它不可能兼有血虛或者不可能兼有陰虛,這個就要回避。因為血虛,陰虛,出現這個溼阻中焦的可能性是很少,有的是矛盾的,所以它主要是在氣虛或者陽虛患者當中,可以出現。

那比如說清熱藥,它一般不可能是陽虛又兼有熱邪或者熱象,那麼這個就可以迴避補陽藥和清熱藥配伍。這樣子更具體化一些,那麼這樣子回答出來,可能就更加準確,更加細緻。

所以總的一個原則,補虛藥可以和其它的任何一類藥配伍,但是它有些條件,有一些前提,那麼這個就是反映我們每一個同學,這個中醫學基礎理論掌握得如何,它闡述出來情況不一樣,有的可能準確一些,有的可能不太準確。

那麼第二個方面,補虛藥本身也存在互相配伍,這個在其它章節是少見的,或者沒有提到的,比如說清熱藥,再和清熱藥配伍,沒有要求,但是對於補虛藥,這一部分的內容,還相當的重要。

因為這個氣血陰陽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影響,那麼出現氣血陰陽的虛衰,往往不是孤立的。所以使用補虛的藥,也不是那麼簡單,氣虛就只用補氣藥,這個陽虛只用補陽藥,這個血虛只用補血藥,陰虛只用補陰的藥。那就要從《中醫學基礎》裡面我們學的知識,就要複習氣血陰陽之間的關係,這個我們書上講得很清楚。

比如說陽虛,是由氣虛的進一步發展,這個發展就是寒象進一步地明顯,進一步地加重,因為本身氣就是屬陽的,所以這個陽虛,一定兼有氣虛,所以在使用補陽藥的時候,經常配伍補氣的藥,那麼這個是從陽虛和氣虛這個關係來闡述的。

當然還有另外的解釋,因為今後我們學了就知道,補陽的藥,主要是補腎的,是補先天的。那麼這個補氣的藥,主要是補脾的,主要是補後天的。那麼前人說,這個補陽的藥當中,加一點補氣的藥,以補後天來養先天,這個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闡述,反正就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陽虛不單純是補陽藥,還可以經常配伍補氣的藥。

那麼氣和血之間的關係,氣旺可以生血,血可以載氣,那麼氣虛可以導致血虛,血虛也可以造成氣隨血脫,也可以導致這個氣虛。所以有時候這個血虛證,不但要配伍補氣的藥,往往還要以補氣的藥為主要的藥物,比如說這個當歸補血湯,今後大家學(是)治療血虛證,主要的藥,重用的藥是黃芪,陽生陰長,益氣生血,這個(是)氣血的關係。

這個陰和血的關係,也是互相轉化,互相影響,血虛可以導致陰虛,陰虛可以導致血虛,所以這兩類藥物的配伍,也是經常在一起。另外這個陰虛可以損及陽氣,陽虛最後可以損及陰精,最後導致陰陽兩虛,那麼這個補陰、補陽的藥,就可以配伍在一起。所以我們書上,對於這個補虛藥之間的互相配伍,還給了很多文字的詳細的介紹,尤其在三百三十八頁那一大段裡面。

所以整個這個配伍,那麼同學們就注意這樣兩點,第一點,就是補虛藥幾乎可以和我們學的其它的任何的一類藥配伍,但是要加以闡述,不是這一句話那麼簡單,因為兼有什麼原因,才和哪一類的藥物使用,這個一般表述起來不困難。

那麼第二個要注意氣血陰陽之間的關係,它們相互影響。在臨床治療這個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時候,在以某一類藥物為主的情況下,常常還要配伍另外的一類補虛的藥,這個書上,表述得非常細緻,那麼稍稍地看一下,主要的內容都有,把它疏理一下,這個記憶起來也不困難,所以這個是補虛藥,在配伍應用當中,最主要的問題。

那麼我們書上的第三段,這個扶正祛邪實際上包括在裡邊了,所以不單獨說明了。最後一個問題,使用注意。那麼使用注意,原則上,也是適合我們原來說的因證選藥,那麼根據不同的虛證,選不同的補虛藥,比如說氣虛主要選補氣的藥。另外要根據氣血之間的關係,還可以有別的選擇,那麼這個就相當於我們書上第五個問題當中,就是要當補而補之得當,不要當補而補之不當。

比如說虛,用補虛藥,這是應該的,但是由於沒有注意到氣血陰陽,或者臟腑,或者緩急等等這些情況,反而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個是角度不一樣,這個都是屬於因證選藥的內容。那麼這個因人治宜,或者中病即止,這些顯得就不是很重要,也有相應的內容。

另外一個病證禁忌,或者說證候禁忌,那麼這個補虛藥,是治療虛證的,邪氣實而正氣不虛,就不能使用,使用了以後,要麼誤補益疾,要麼閉門留寇。為什麼誤補益疾,因為沒有及時地祛除邪氣,一味地用補虛的,那邪氣更加猖狂,更加要深入人體,所以誤補益疾。

另外這個補虛藥當中,本身有的藥物就不利於邪氣外出,那麼按照傳統的這種認識,最有效的祛除邪氣的途徑,一個是透過發汗,一個是透過瀉下,或者利尿,另外一個採取湧吐的方法,那麼這個補虛藥,有的能夠固表止汗,有的能夠澀腸止瀉,有的還能夠縮尿,那麼它把邪氣外出的道路都已經封死了,不利於邪氣外出,所以閉門留寇,這個就是證候禁忌。

那麼根據補虛藥它是治療虛證,虛證一般是慢性病,那麼這個劑型上要考慮,比如說過去主要是作為丸劑,蜜丸劑或者滋膏劑,現在有很多劑型可以選擇,那麼這個都是在這個書上,都談到了的。所以我們書上,又從另外一個角度,把這個使用注意,分為了要注意不當補而補,那就是證候禁忌。

邪氣實而正氣不虛的,就不當補,就不應該用補虛的藥,補了以後就有閉門留寇或者誤補益疾,所以兩種表述的角度不同,內容完全是一樣,所以這個使用注意按照我們教科書,這樣把它分為兩三個方面也可以,就按照我們那個就是因證選藥,或者證候禁忌,或者藥材方面,對於需要提出的一些注意事項,從這三個方面來思考,一點不矛盾,所以內容都完全相同,這個就供同學們自己看,這是章的概述。

那麼下面,就是節的概述。第一節,補氣藥,那就是以補氣為主要作用,主要治療氣虛證的藥物稱為補氣藥。這個補氣是一個比較高層次的,比較籠統的一個功效,這個補氣下面,就分這個補肺氣、補脾氣,或者補脾氣、一,二補肺氣,三補心氣,四補腎氣,五補元氣。補氣藥涉及到的補氣,主要就是這麼五個方面。

那麼補脾氣的藥,那就用於脾氣虛,這個脾氣虛的臨床表現,那麼我們書上有食慾不振,脘腹虛脹,大便溏薄,體倦神疲,面色痿黃或晄白,消瘦或一身浮腫,或臟器下垂,血失統攝,造血功能低下等,那麼這個第二段當中首先就談到脾氣虛,這個可以結合到《中醫診斷學》裡面(是)大同小異(的),以什麼為準都可以,大家簡單地知道脾氣虛,主要就是消化吸收的功能低下。

那麼第二,是治療肺氣虛,那麼肺是主呼吸的,是肺主聲音的,肺是屬表的,那肺氣虛不外乎這些功能低下,呼吸無力,聲音低微,或者表虛自汗,容易感受外邪。那麼第三,心氣虛。心主神志,心主血脈,那心氣虛,血脈的鼓動無力,那心神得不到充養,那麼就出現心悸失眠這樣為主的一些症狀,當然書上還有其它的。

另外就腎氣虛,這是我們書上比較明確地強調的,過去沒有強調這個腎氣虛。那麼比如說,腎氣不固出現了尿頻、遺尿,尿後淋漓難盡,或者滑精、遺精、帶下,或者說出現了虛喘、腎不納氣這樣的一些症狀。

另外一個是元氣虛,那麼我們在《中醫學基礎》當中,元氣是植根於腎,是人身之氣的根本、原動力。腎當中的元氣,它可以透過三焦,散佈到全身,然後充養臟腑,然後才激發或推動臟腑的功能。所以這個元氣虛,在輕微(不足)的情況下,它表現出來的是臟腑的氣虛,所以它沒有特殊性。只有元氣虛脫,嚴重的元氣虛,那麼就出現了這個脈細欲微,脈細欲絕的這樣的元氣虛脫證。

所以我們這個補氣藥的第二段,就談了補氣,有那麼五個方面,它相應的就有五個主治證。但是這個有主次,凡是補氣藥,每一種補氣藥,它都能夠補脾氣,這是規律。所以從我們要學的補氣藥,從人參,到最後這個蜂蜜,或者扁豆這樣很次要的藥,任何一個補氣藥,它都是能夠補脾氣的,這個大家記就比較方便了。

絕大多數的補氣藥,在補脾氣的同時,還能夠補肺氣,在我們這一節藥當中,在這個甘草以前的,尤其是以參類為主的,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包括黃芪、山藥這樣的一些藥,它(們)都是能夠既補脾氣,又補肺氣的,脾肺雙補。

那麼在比較次要的一些補氣藥,尤其是甘味很明顯的,比如說這個甘草、大棗、蜂蜜、飴糖,比較微弱的扁豆這些藥,都是一般認為不是補肺的藥,主要在脾。那麼重要的補氣藥當中,白朮,一般認為它補脾,不補肺,這個我們介紹白朮的時候還要專門強調,所以主要的補氣藥,尤其是前面的,都是脾肺雙補。

能補心氣的,比較少,是以人參、甘草為代表,少部分。那麼能夠補腎氣的,也是不多,也是比較少的。能補元氣的,那就是一個人參,因為一般的元氣虛,表現為臟腑的功能低下,就是臟腑的氣虛證,我們指的這個補元氣,實際上是大補元氣,治療的是元氣虛脫,只有人參一味藥,比較重要。西洋參,有一點,比較次要一些,就是這兩種名貴的參。所以這樣子來記,這個補氣藥的下一層的功效,很容易記的。

那麼每一種氣虛證的臨床表現,它不屬於中藥學的基本內容,那大家要記,是結合到《中醫診斷學》複習的基礎上,大家來完善,大家來鞏固,所以關於補氣藥的功效和主治,那麼就這樣的內容。這個問題掌握了,補氣藥的效能特點,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這個補氣藥,甘味是共有的。那麼有的補氣藥,能夠清熱,比如說西洋參,有的能夠燥溼,可能兼有一點苦味,其它的就沒有什麼其它的味了,這個都(是)很好掌握的。

藥性,這一類的藥物,絕大多數是平性,或者微微偏溫,其中有一味藥,比較特殊,就是西洋參,它是寒性的,補氣藥一般是平性或者偏溫的,因為本身這個氣就屬陽,氣就需要溫養,但它又不是典型的虛寒證,氣虛證,不是典型的虛寒證,所以它偏溫,這個偏性都不是很明顯。

那麼西洋參為什麼偏寒,它本身又是補陰藥,它又是一個清補的藥,它可以治療虛熱證,所以它的藥性與其它的補氣藥不一樣,這個規律性還是比較明顯的,以平性或者平而偏溫的為主,西洋參例外。

歸經,掌握了第一個問題,功效和主治,歸經自然就解決了。補氣藥從頭到尾,每一味都能補脾氣,所以它都能歸脾胃經,所以從人參到最後的扁豆、蜂蜜這些藥,如果要考歸經,首先你寫個脾胃,沒有一個會錯,每一味都對。

那麼前面比較重要的是脾肺雙補的,那你再加上肺經,有少數能夠補心氣的,比如說人參、西洋參,這個甘草,再加上心經,有的能補腎氣的,比如人參、山藥這一類,再把腎經加上。那元氣,大補元氣,那主要還是心腎,所以這個有重複,所以掌握了第一個問題,功效和主治,歸經的問題,就完全不成問題,所以這個(是)效能,(在)這一類的藥,那麼就解決了,效能特徵。

補氣藥的配伍,那麼就根據不同的氣虛證,很容易我們把它闡述出來。那麼脾氣虛,如果是消化能力降低了,那配伍消食藥,脾氣虛的氣機阻滯,配伍行氣藥,那脾氣虛出現了便溏腹瀉,可以配伍除溼止瀉的藥,這個脾氣虛如果出現了臟器下垂,配伍昇陽舉洩的藥;脾氣虛如果出現了脾不統血,那麼可以配伍止血的藥;

那肺氣虛,如果是自汗,那配伍止汗的藥;肺氣虛出現了久咳虛喘,配伍止咳平喘的藥;那麼心氣虛,如果出現了心悸失眠,配伍安神的藥;腎氣虛,出現了腎氣不固、尿頻、遺尿、遺精、白帶過多,配伍收澀的藥,所以根據每一個補氣的藥,它主治證有些什麼特徵,它的症狀記住了,配伍也就順帶寫出來了。

所以這個是一步一步,一環扣一環,所以你《中醫診斷學》中這幾個氣虛證你沒有記住,那麼每一個氣虛證配伍的情況,那你記起來,你就只能死記硬背,你就覺得學中藥很麻煩,很吃力。如果你前面學好了,那麼這個補氣藥的這個配伍,根據它每一種氣虛的主要的症狀,學過的藥物當中,你就信手拈來,那麼都可以寫在後邊,那相當的完善,所以這個是關於配伍的情況。

使用注意,那麼這個補氣藥,沒有很主要的,有的比如說溼濁比較偏盛的,有的偏滋膩,或者甘味比較重的,它不利於除溼,那麼這個一般要避免使用,必要的時候,可以和這個健脾除溼的藥物這個使用。關於補氣藥的另外一些配伍,前面在這個章的概述當中,它也是幾乎可以和其它的任何一類藥配伍的,那麼那些內容我們不重複了。

這是關於補氣藥的概述,其實我們這個教材,補虛藥的概述是寫得最詳細的,也是一種試探,就是我們寫詳細了以後,同學們自己看了以後,告訴你學習方法,能不能學好,所以這一章,在概述當中的文字特別多,當時是基於這種考慮,還有這一章具體的藥物的功效,也有新的考慮,那我們講了以後,再來說這方面的問題,這是關於概述。

人參:

下面介紹具體的補氣藥,首先我們介紹很重要的一味補氣藥,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的人參,這個人參是五加科人參屬的(植物),和那天(講)三七那個地上部分是非常的相象,非常接近的,它(們)是同屬的植物,只不過它下面的鬚根多,長得比較長一些,三七長得比較短,它(們)是近緣的植物。

這個人參因為是一個很名貴的中藥,所以人參的商品規格,商品名稱古今的用名變化非常多,作為一個臨床醫生在這方面就應該有相當地瞭解,人參最早主產在山西,所以古書上面,稱為上黨人參,其實主要產在山西的五臺山一帶,一直到李時珍的時候,山西還都在採挖人參,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的裡面就說,當地的老百姓,把人參作為地方害。

為什麼?老百姓苦不堪言。因為每年要挖很大的一個數量的人參,要給宮廷裡面上貢,上貢的數量不夠,地方官層層就是要受譴責,那麼最後加壓,壓在老百姓的頭上、藥農的頭上,所以作為一個地方害。當時肯定是山西是產人參的,所以李時珍才有那樣的記載。那麼由於五臺山一帶的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的破壞,所以到了明代的後期,山西地區基本上就沒有什麼人參可採了。

那麼後來,就在東北地區,吉林為主的長白山這一帶,基本上是在北緯的相同的一個緯度上,就發現了比較多的人參,所以從那個時候,就主要開始產東北人參,所以名稱又有東北人參、吉林參,長白人參,它這個是根據產地,這是在中國。上黨人參、東北人參、吉林人參,長白山人參,到現在什麼新開河人參,它都是以產地來命名的。

那麼同一個品種,產在現在的朝鮮半島,現在叫朝鮮人參,或者韓國人參,那麼古代在唐代相對應的時期,那個時候,它叫作新羅,或者叫高麗,或者叫百濟,所以有的書上又稱為新羅人參、百濟人參、高麗參。在同一個緯度的日本,也產同一個品種,這個人參,就把它叫作東洋人參,日本產的東洋人參,那麼這些都是完全按照產地(命名)。

另外就是按照它的加工的方法,這個人參如果從地裡面採挖起來,把它表面的泥土去幹淨以後,直接曬乾,這種叫生曬參。採挖了以後,經過了煮或者蒸,這個人參裡面含一種特殊的澱粉,就變成了紅的糊精,那麼就帶一種淡淡的紅色,好象角質狀的,那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紅參,那是經過蒸煮以後的。

那麼這個人參如果說那個個頭長得不好,在採挖的時候挖壞了,有的把它挖斷了,或者本身就不好的,那麼在表面用針給它扎一些小孔,然後放在高濃度的糖水裡面浸泡,那樣子曬乾,就叫白糖參,或者簡稱白參。

人參

那麼這三種參,生曬參,沒有經過蒸煮,原汁原味,所以它含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是最高。但是它裡面相應的酶,沒有經過高溫破壞,裡面的皂甙在一定的溫度、溼度下,容易被這個酶類水解,所以這個生曬參,不耐貯存,在貯藏的過程當中,有效成分會有所降低,這是從現代的研究,它的缺點,不耐貯藏。

但是根據中醫藥理論,生曬參因為沒有經過火,所以它的藥性是平而偏寒的,它比較適合於氣虛又有一定熱象的(患者),在古代,往往是用的這個生曬參。

那麼這個紅參,在煮和蒸的過程當中。皂甙類的成分有所損耗,這是它不足的地方。但是因為它經過了高溫,它相應的酶失掉了活性,所以在貯藏的過程當中,這個皂甙類不容易水解,它就比較耐貯藏,比較長的時間,三、五年,有的時候它的皂甙,都沒有明顯地降低。另外它因為經過了火來處理,所以它微微偏溫,所以這個質量應該說是比較相當的,各有利弊。

那麼這個白參、白糖參因為含了高濃度的糖,本身就佔掉了一部分的重量,再加上它本身就是比較差的人參加工的,所以質量就不高。這是這個加工的方法。這個加工的方法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就是在紅參當中,如果把全部鬚根去掉,小的叫鬚根,大一點的叫直根,那麼保留一部分直根,全部去掉鬚根的這種紅參,叫作邊條參。

這個一般所說的人參,多少支的,都是指的邊條參,其它的人參沒有這個稱呼。比如四十五支,那指的是四十五(支)就有一斤,就是五百克,四十五條這個根,主要指的邊條參,商品裡面才分多少支,相當於三七分多少頭,這是按照加工的方法。

另外一個按照它生長的環境,自始自終都長在野山裡面的,這種叫野山參,那麼生長比較緩慢,生長的年分都很久,質量最好,所以野山參也特別名貴,價格很高的。因為這個野山參,完全不能滿足臨床的需要,所以現在一般都是自己家種,種在藥園裡面,這種人工栽培品,就叫作園參,家園的園,園參質量就比較差,當然價格也比較低。

在過去還有一種規格,現在很少有,就是在野山上,發現了人參比較幼嫩,把它採掉,又可惜了,留下來又擔心另外的人把它挖走了,不放心。再一種情況,自己家裡面種,種上一年、兩年,把它移在野山上去,或者野山上發現了,把它移回自己的家園,這種過去叫作移山參,愚公移山,那個移山。

經過了兩個不同的生態環境,現在一般這種品種很少強調了,因為它界於兩者之間,現在很少有人這樣去作,把野山的移回家,把家裡面再移到山裡面去,所以不常見了。

另外就是入藥的部分,這個人參,這個是主根,下面的分支叫支根,支根下面再分支的,叫鬚根,主根、支根、鬚根,一塊使用稱為全須參。如果單獨地把它的鬚根,把它割下來,只用鬚根,這個叫作彎須參。那麼紅參裡面的鬚根就叫紅彎須,生曬參裡面的鬚根叫白彎須。大致可能就有這樣的一些名稱。

還有其它的一些名稱,比如說專門用支根,那麼就叫直須參,紅參裡面的支根就叫紅直須,生曬參裡面的這個支根,就叫白直須,直須、彎須,就是支根和鬚根的這種區別。因為我們書上,談到了一些名稱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就乾脆把所有的有關的名稱,都比較詳細的作為一個常識性的告訴同學們。

這個人參的功效,第一個大補元氣,當然就是用於元氣虛脫,嚴重的這個氣虛證了。那麼這個元氣虛脫,一個是久病體虛,元氣不斷地耗傷。最後到了虛極欲脫的那種程度。要麼就是一些急重證,因為大汗、大吐、大瀉、大出血,這個氣隨血脫,氣隨液耗,也會出現這個元氣虛脫,就是氣短、神疲、脈細欲絕這樣的重危的證候。

紅參片

那麼過去碰到這種情況,都是用人參來益氣救脫,就是挽救這種垂危的生命。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都要用優質的人參,單用,比如說獨參湯,量比較大,單味的人參,頻頻地服用,有相當的效果。

所以人參過去比較名貴,主要也是因為它有這樣特殊的功效。當然現在也有人參的注射劑,現在真正是元氣虛脫,還有其它的搶救的一些綜合措施,比如說輸血、輸液,或者其它的西藥,這些加在裡面一起使用,就不單純是用一點人參水,再來慢慢地喝,這樣可能和當代的這個醫療的要求就不吻合了,達不到當前的要求。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人參和附子這些藥一樣,它的用於急救,雖然現在還有一席之地,有用的,但是和古代相比,現在的重要性,應該說是明顯的降低了,對於這樣的亡陽證,元氣虛脫證都是在醫院裡面急診室裡面急救,都是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不可能單純地用這個附子或者人參,所以這個是說明的一點,但是現在仍然有用。氣虛的獨參湯,兼有亡陽的,加附子,有陰虛的還可以加一點補陰的藥。

那麼第二組功效,就是補臟腑之氣,因為人參它除了脾肺之氣為主,它還能夠補心腎之氣,所以我們書上,就說它補脾、肺、心、腎氣,這樣的表述方法,現在引起了一些同行們的這種議論,就說這個中藥的功效術語,都是四個字一組,只有少的,沒有多的,這個地方就是六個字,好象讀起來不上口,總覺得有一點彆扭。

所以現在有這樣兩種觀點,一種觀點就是說人參,就只寫一個補氣,補氣後面加一個括弧,這個氣是指的脾、肺、心、腎,實際上一樣的,我覺得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過去對人參、對臟腑氣虛證,只強調了脾肺兩髒。

所以在我們過去的中藥這個歷版教材當中,就是補益脾肺,這樣四個字,好象覺得很順口,但這樣子的結果,就淡化了人參補心氣和補腎氣的功效,學出來對人參的功效和應用,那我們這知識面就比較狹窄。

其實人參除了補脾肺之氣以外,對於心腎之氣,同樣有明顯的補益作用,所以在這個應用二,那麼就是介紹的人參的補肺氣、補脾氣、補心氣、補腎氣這四個方面,及其它的配伍應用的情況。

那麼在這個應用二,那麼第一段,是總的談它對這四個髒的氣虛證,都有補氣的作用,然後下面,重點地談,它為補脾的要藥,那麼治療脾氣虛。脾虛常常有哪一些症狀,它透過不同的症狀,可以重點地選擇一些藥物來配伍。

比如說這個脾虛,如果出現了消化不良,或者這個中氣下陷,這個脾不統血等等。這個我們現在記不了那麼多,不要緊,初步的瞭解人參對於脾氣虛,是個很重要的補虛藥,脾虛又有很多不同的證型,還可以和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藥配伍在一起。

林下參

另外這個人參能夠補肺氣,那麼肺氣虛的久咳虛喘,或者自汗,或者聲音低微,脈細無力,這個沒有什麼問題,歷來都是很強調的。那麼這個人參可以補心氣,這個也是容易接受的,過去的書上沒有明確提出來,但是老師們講課的時候,過去書上沒有,也要補充,人參除了補脾肺,還能夠補心氣,那麼心氣虛了,如果出現了比如說脈結代,比如說出現了心悸,尤其是比如說出現了心神不安這樣的一些,都能用人參來補心氣的。

那麼補腎氣,是這個書上第一次提出來,人參能夠作用於腎,這一點可能不會有很大的爭論,現在人參如果過用,尤其是對青少年造成這個性早熟,那麼這一點反證它是明顯作用於腎經的。

而且在古方里面,很多治療腎氣虛的方當中,尤其是腎氣虛而腎氣不固,比如說出現久咳虛喘,或者遺尿這些,常常都用人參,但是解釋是透過它補後天來養先天,沒有承認它是一個補腎氣的藥,其實應該承認,所以只是補腎氣這一點,是我們這個教材是新增加的內容,它確實有這方面的功效。

15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測評 | 飲料含糖排行榜,前三款你經常喝,第一竟是養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