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冬季裡在寒冷的天氣下泡泡溫泉對身體有益,春節將至,有不少人希望帶著家人找個安靜的地方去泡泡溫泉,這樣一家子其樂融融會有非常幸福的感覺,那麼泡溫泉對人體的健康都有哪些作用呢?

溫泉對人體的4方面作用

我們都知道日本國民非常喜歡泡溫泉,所以日本的醫界也對泡溫泉進行過比較專業的研究,他們普遍認為溫泉對於人體的好處主要有4個方面,靜水壓、浮力、黏性摩擦阻力及溫熱效應:

靜水壓效應

當物體置於水中時,水給予物體的壓力稱為靜水壓。靜水壓效應在水中所產生的壓迫效果,可幫助下肢浮腫的病人腿部滯留的血液迴流心臟。而人體體表於水中所承受的壓力大約是每1米即增加0.1個大氣壓力,下肢因水的擠壓作用所縮短的外徑長度可達1cm、腹圍約3cm,胸圍則為2cm左右。

當身體在水中呈站立姿且水位深及胸骨劍突時,心臟內的血量會比浸泡前多130ml,而水位達到下巴高度時,心臟內血量則增加250ml。靜水壓所導致迴心血流量的增加,會造成右心房壓力上升,因而增進心臟荷爾蒙──心房利鈉胜肽的分泌,具有血管擴張、利尿及促進尿液中鈉離子的排洩的作用;此外,靜水壓的利尿效果與水深有緊密聯絡,越深利尿效果也越大。

浮力效應

人體在水中的重量約只有在空氣中的十分之一,當水面高度及胸時,水中的人體重量只剩下在空氣中體重的三分之一左右。臨床上,患有風溼關節炎或中風後肢體偏癱的病人利用浮力進行康復訓練,可舒緩關節與肌肉(尤其是腰部及腿部)壓力、減輕疼痛,而且在水中進行康復訓練的話,不容易摔傷,安全性相對較高。

黏性摩擦阻力效應

液體黏滯性是分子間摩擦阻力,水的黏滯性比空氣大,因此人體在水中移動要比空氣中來的困難。摩擦阻力和物體動作的速度成正比,因此於水中運動時,可通過體位的變換來改變阻力大小,進而達到不同的訓練成果。例如游泳時,姿勢的轉換可增加身體與水的接觸面積,增加水中行進時的阻力;利用水的黏滯性及摩擦抵抗作用,從事水中伸展運動,可達到增強肌力、心肺功能及最大攝氧量的目的,不失為一項安全又有效的復健運動。

溫熱作用

溫泉所發揮的溫熱作用,熱感是由中心體內散發而出,一般人冬天洗完澡之後,大都會感到陣陣涼意,還得馬上穿衣服以免著涼,但若是泡溫泉,跑完後仍會有熱乎乎的感覺,這是因為溫泉中的一些物質可與面板結合,形成一層保暖屏障以減緩體熱散失,其中硫化氫泉及碳酸泉兩種泉質所附帶的溫熱效果作用最佳,同時也可促使末梢血管擴張,這種持續熱感便是溫泉特有的溫熱作用。

溫泉根據溫度分為6種,超過42度的溫泉3類人不適合泡

按照泉溫高低,一般將溫泉分為:高溫浴(>42℃)、溫浴(40~41℃)、微溫浴(37-39℃)、不感溫度浴(35-36℃)、低溫浴(25-34℃)及冷水浴(<25℃)六種,不同的溫度會有不同的生理效應。

40℃以上(溫浴)的泉溫可促進一般荷爾蒙分泌,而42℃以上的溫度泡溫泉則會迅速刺激交感神經,進而增加血液中兒茶酚胺類激素的濃度,讓血壓驟升約20-40mmHg,同時也容易使凝血系統被激發,提高併發心肌梗死與腦梗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會促使身體大量消耗能量及水分,因而造成血液黏稠度上升(尤其是42℃以上的全身浴),因此患高血壓、動脈硬化者及老年人不適合進行高溫浴;入浴時的泉溫儘量不超過42℃,並於浴後多補充流失的水分。

37-39℃(微溫浴)的泉溫會刺激副交感神經,達到鎮定及助眠效果,所以失眠病人在睡前從事微溫浴是一項不錯的選擇;此外,浴溫38℃左右時(或是更低些),人體血壓值不變或稍微降低。25℃以下(冷水浴)的泉溫有助於腎上腺素、心房利鈉胜肽、皮質醇等荷爾蒙分泌增加,並抑制抗利尿激素、泌乳刺激素或腎素等荷爾蒙分泌;至於會影響晝夜節律的荷爾蒙,如皮質醇或腎素的分泌不受溫熱作用刺激的影響。

泡溫泉會影響男性的生育能力嗎?

醫學研究指出,男性如果長期暴露於高溫環境中易造成不育,例如廚師的工作環境便是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下,極可能傷及精子而導致不育,所以喜歡泡高溫泉的男性也是有這樣的疑慮的。一般適合精子存活的環境溫度約比正常體溫低(大約是在34-35度),因此建議正在發育中的青少年浸泡溫泉的溫度不宜過高,應該低於40度,而且時間也不宜過久,在10分鐘左右較好。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春節酒局不斷,怎麼喝才不傷肝?這5點注意事項先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