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第二個叫做“熱勝則腫”,怎麼去理解?我們先看張景嶽在《類經》裡是怎麼解釋,他說:“熱勝者,為丹毒癰腫之病”。他就解釋非常簡單,他認為熱氣勝,就是熱邪,熱邪會導致紅腫熱痛這些表現,其實就是像丹毒、癰腫這些病,這都是發於面板的,發於面板的一些疽,一些癤子,或者是一些丹毒這一類的病,所以叫做“熱勝則腫”。《素問經注節解》裡邊講:“堅實而內著者腫也,火鬱不散之所至;虛大而外湧者浮也,寒水壅滯之所生”,區別就講的是跟下文是呼應的,他說因為熱而導致的腫是堅實而內濁,就是你摸上去很堅硬,這屬於火鬱不散,是裡邊有火,鬱住了散不開導致的,如果是浮腫,他是虛大,摸上去軟軟塌塌的往外湧的,往外浮的,這屬於寒水壅滯,因為寒氣而導致,就是下文所說的“寒勝則浮”,跟他是呼應的。
癰疽可能聽眾朋友們不太熟悉,在面板科,甚至外科經常見,就是一個區域性,比後背這個地方突然開始腫起來了,腫了一個大包,有的人腫的就像一個小饅頭那麼大,裡邊還是熱熱的,用手摁一下,還特別瓷實,用手摸一摸,區域性的面板還特別熱,還發紅,之後還會疼,這是一開始,然後隨著病情的進展,裡邊就開始化膿,他就軟了,然後切開一個口要引流。外科就需要切開一個口,給他引流,把裡邊膿液、膿汁引流出來,而且要給他進行換藥,用上一些消炎藥,這個炎症才能下去,這就是現代我們對應的一些疾病,這就是癰疽這種病。在古代也有。
由此我就想到了《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高梁之變,足生大丁”,疔、癰、疽,癰疽是沒有頭的,疔是有頭的,他就是有一個小頭往外出隆,或者是往外端,這叫疔。癰疽它叫漫腫無頭。這個在《黃帝內經》裡邊講的叫做“高梁之變,足生大丁”。什麼意思?就是你天天這些肥的,就是肥肉比較多的,就是高脂肪的食物,甘就是甜的,又高脂肪又甜,味道又厚,厚,就是味道特別重,要麼就是特別鹹,要麼就特別辣,這一類的食物吃多了之後火氣就大,我們中醫學認為這些食物容易產生火,火產生的多了之後,他又壅到身體裡邊,沒地方發,有可能就“足生大疔”,到最後生出一個疔瘡來,然後往外發,這就什麼?這就是身體裡邊五臟寒熱虛實的表現,包括寒、暑、燥、溼、風的表現發於身體的面板外在的表現。所以我們有的時候在診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外在,尤其是面板上的一些問題,可能就是內臟表現發於外在,所以有的時候我們要順治,就是順從的給他治好,引出來,發出來,千萬不要憋回去,憋回去的話,這個毒,按照中醫學的思路,這毒又給壓回去了,不好。
所以中醫講究因勢利導,就得給他匯出來,不能再給他強硬的壓制回去,這就是中醫學的一個思路,要開門逐寇,要把門開啟,把這個寇,就盜賊趕出去,所以有的時候,很多患者服用中藥的時候,他就會有一些反應,吃了藥之後可能會拉肚子,可能有的人會嘔吐,有人會發汗,有的人以前的病都好了,一吃又犯了,又發出來了,什麼原因?這是可能是透過中藥把五臟六腑的氣血調理平衡、旺盛了之後,身體內臟的血氣待不住了,他得往外走,這就是所謂的“髒邪還腑,陰病出陽”,陰病就是,內臟屬於陰,面板屬於陽,裡邊的這些毒素它往外走,走到面板表面發出來,所以很有意思,就是中醫學有一個專門外科的治法,叫移山填海法,這個方法就是透過把內臟的一些疾病,透過特殊的方法導引到面板上來,讓面板往外走,這種方法叫移山填海法。
還有一種是化膿灸的灸法,用的都是這種原理,就是五臟六腑跟面板、經絡、官竅是相通的,所以透過面板關竅的這外在的表現,把五臟六腑的這些問題引匯出來,發到面板表面,就把很多問題解決了,面板表面疾病出來了,內臟的問題就痊癒了,他是用這種方法來治療身體的,這也是一種思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