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解讀

手足心汗指手足心區域性汗出過多,屬中醫問診,問汗,區域性汗出的一種。手足心微汗出者,一般為生理現象。如汗出過多,伴口咽乾燥,五心煩熱,脈細數者,多為陰經鬱熱燻蒸所致;手足心汗,連綿不斷,兼煩渴飲冷,尿赤便秘,脈洪數者,多屬陽明熱盛之故;若汗出過多,伴頭身困重,身熱不揚,苔黃膩者,多由中焦溼熱鬱蒸所引起。手足心汗多責之於脾,因為脾主四肢,又主運化水液,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若脾失健運,津液旁達,則會四肢汗出,所以手足心汗出多責之於脾。

應用領域

辨證論治1、若手足心汗出兼見胸悶,便溏,肢倦乏力,尿短赤,苔黃膩者,屬脾胃溼熱,津液鬱蒸,旁達外洩所致。治宜清肝瀉熱,化溼和營,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2、若手足心汗出兼見四肢清冷,肢倦乏力,食少便溏,舌淡嫩脈細弱者,屬脾氣虛衰,運化失職,津液旁達外洩所致。治宜益氣健脾,補血養心,方用歸脾湯加減。3、若手足心汗出兼見五心煩熱,口燥咽乾,舌紅少苔,脈細數者,屬陰虛火旺,虛火蒸津外洩所致。(陰虛之中也包括脾陰虛在內。)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當歸六黃湯加減。4、手足心汗,連綿不斷,兼煩渴飲冷,尿赤便秘,脈洪數者,多屬陽明熱盛之故。治宜通腑洩熱,方用大承氣湯、白虎湯加減。

參考文獻

1、李經緯、餘瀛鰲、蔡景峰、張志斌、區永欣、鄧鐵濤、歐明.《中醫大辭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年2、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中醫診斷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0年3、方伯英.《中醫學問答題庫修訂本診斷學分冊》: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4、劉亞明.《方劑學》:科學出版社,2004年5、餘甘霖.《中醫內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6、沈紹功.《沈紹功中醫方略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人老眼花?中醫提醒:教你6個小妙招,遠離白內障和老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