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我艾太陽,因艾生愛!讓每個生命因艾充滿Sunny!

[陽氣由來]

陰陽最初是遠古人們通過長期觀測天象,逐步總結歸納出的概念。所謂“陰者見雲不見日,陽者雲開而見日”,此時的陽主要是指太陽而言。

後來陰陽漸次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理念,更是中醫藥的底層邏輯。其主要觀點包括: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等四組基本關係。核心觀點認為世界本身就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運動的結果。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發生、發展、變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例如孔子在周易開篇就提出:“一陰一陽謂之道”。《黃帝內經》則進一步指出:“陰陽者,天地之道,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化府也。”可見陰陽的源頭性、基礎性和重要性。

“人以陽氣為生,天以日光為明。宇宙萬物,同茲日光;賢愚強弱,同茲氣陽。向陽花木,繁榮早春;陰盛陽虛,未秋先衰。”可見,陽氣源於太陽,其標誌則非體溫莫屬,有溫度才有生命,失去體溫往往代表死亡。正如《黃帝內經》所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陽氣去哪兒了]

自古中醫就有“陽常不足,陰常有餘”的觀點。陽氣不足源於多方面原因,首屈一指的大方向非生理性退化莫屬,人類體溫最高的日子是在母體的胎兒期,一般都會高出37.2度以上,出生之後隨著年齡增長,就開始一路下行,每日消耗,江河日下,不再回頭,到65歲時大約只有35.5度左右,可見往往在“年老色衰”活力不再的背後,其實是“年老溫降”,陽氣不足的無奈結果。

其二是都市化生活方式所帶來的體溫逆進化,150年來,都市化工業文明給人類生活方式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改變,遠離田園牧歌式的太陽軸心生活方式之後,越來越溫室效應模式的生活方式,直接導致了平均體溫的持續下降,應用了超過一個世紀的37度標準體溫開始退出歷史舞臺。美國斯坦福大學朱莉·帕森內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進入21世紀之後,美國人平均標準體溫已降至36.6度。顯示出明顯的逆進化趨勢,進入事實的“冰河季”和“冬眠期”。體溫的逆進化無人可以倖免,年輕人因為現代生活方式濃厚,疊加遺傳影響導致低體溫表現更勝一籌,因此常常測量結果都明顯低於老年組人群。

其三是機體對一些突發狀況的應激性反應,例如術後、產後、血透後、放化療後等生理性或者醫療性的重大創傷,這些創傷通常都會給機體造成巨大的體內環境紊亂,也包括體內能量的過度消耗和資訊紊亂、以及直接的或者相對的供給不足、營養不良等複雜原因,其共性結果就是都會出現應激性的急性或者慢性低體溫狀態,無論是對當期的創傷修復,還是對遠期整體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比較直接的病後心身靈康復等,都會帶來持久而巨大的影響。

無論是術後病後的有氣無力,疲憊不堪,莫名的虛弱無助和痛苦不堪,還是越來越常見的寒溼淤堵愛無能,其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共性改變,就是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不知不覺中因為陽氣加速消耗,或者供給不足而發生的低體溫狀態,並已經漸成一種比較普遍的都市生活現象,正默默的吞噬和消耗著都市群體的健康元陽。

慢性低體溫狀態是都市生活方式進化的結果,因此,他是在享受都市生活種種便利與現代化時,悄無聲息降臨的,正似經典的“溫水煮青蛙”效應。隨著生活半徑的縮小,工作節奏的加快,人情世故的淡漠,運動越來越少,宅居蜷縮的時候越來越長,再加上垃圾餐,冷生活,久坐低頭,熬夜和996,都市群體的“體溫調定點”,在用進廢退的進化規則下,隨變應變,逐漸降低,於是低體溫狀態成為日常高發,由個體逐漸發展到群體,並加速走向低體溫綜合徵。

對於陽氣的精心呵護,古往今來一直都是醫家臨床的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得陽者生,失陽者死,…故醫家當以保護陽氣為本”;日常如何保持陽氣,重在認識到:“陰平陽祕,是曰平人,蓋陰不可盛,以平為度;陽不患多,其要在祕。誠千古不磨之論也”。

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緒和社會關係,均衡營養,充足睡眠,適量運動,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健康的四大基石,也是應該持之以恆務必堅持的良好生活方式。《黃帝內經》中更要求“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相比之下,增加了順應天地環境大勢之意,顯然可能會更加合理。

除了堅持這些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外,還有可以較快補陽復甦體溫的艾灸法可以選用。艾灸無疑是人類歷史最為悠久的中醫自然外治法,其所獨有的溫熱、溫補、溫通作用,對於人體體溫具有直接的復甦作用。正如宋 竇材《扁鵲心書》所云:“人至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虛憊,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必死。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壽丹,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如果身體遭遇手術、產後、腫瘤、慢病等特殊健康威脅,出現了低體溫乃至寒溼淤堵等等種種不適時,採用艾灸應該是補陽固本比較靠譜的方法。其中,對於應激性的低體溫復甦,更具有明顯而獨特的作用。如能採用新尚醫學艾灸的整體解決方案,在傳統經典艾灸的紅外同頻共振之外,增加同音共鳴,同氣相求,物理、藥理、音樂、禪灸等多管齊下,多維統籌,內外兼顧,標本同治,也許可以收到較快復甦低體溫的更好效果。

艾灸補陽固本, 復甦低體溫的目標,不僅是要較快告別低體溫,康復心身靈,遠離寒溼淤堵諸多病痛和愛無能等心理情緒障礙,而且是要通過長期堅持,最終達臻“形與神俱,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的健康夢想。

作者小傳:吳周強,資深家傳鍼灸醫師,中醫藥研究員,高階健康管理師,薈聚49年醫療健康經驗,原創分享大資料時代新尚艾灸知識。敬請大家批評指正,也請【點贊】、【關注】、【私信】。所有評論諮詢必回覆!

*本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所有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今年最正確的生活方式(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