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每逢春節前後,各大醫院收治的各種急慢性病人都比平時明顯增多。與此同時很多人選擇利用春節假期外出旅行。旅途中由於水土變化、飲食過度、飲食不潔等原因,經常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胃腸道問題。

不停拉肚子,亦稱“洩瀉”,指排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或瀉出如水樣。古人將大便溏薄稀軟者稱為“洩”,大便如水注者稱為“瀉”,兩者又多並見,故合稱洩瀉。其病變主要在脾、胃與大、小腸,臨床上根據發病情況及病程長短,可概分為急性洩瀉和慢性洩瀉兩類。急性多因內傷飲食、外受寒溼,以致傳導功能失調;或因夏秋季節感受溼熱所引起。慢性多因脾腎不足,運化失常所致。

本證包括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胰、肝、膽道疾病,內分泌、代謝障礙引起的腹瀉,以及神經官能性腹瀉等病。

急性洩瀉

急性洩瀉,發病勢急,病程多短,大便次數顯著增多,多因內傷飲食,外受寒溼,以致傳導功能失調,或因夏秋季節感受溼熱所引起。天樞、大橫、足三裡、樑丘四穴組成經典基本處方,適用於各種型別的急性洩瀉,亦可用於慢性洩瀉的保健治療。

天樞為足陽明胃經穴,穴居腹部臍旁2寸,又為大腸募穴,乃大腸精氣輸注之處,取之以調整大腸傳導功能;

大橫為足太陰脾經穴,穴居腹部臍旁4寸,與天樞相配,一主升清,一主降濁,協調脾胃,調和陰陽;

足三裡為足陽明經合穴,是治療一切消化系統疾病的要穴,洩瀉時足三裡穴或其穴下三寸上巨虛穴之間多有明顯壓痛,尋之點揉,以壓痛點為主要刺激點;

樑丘為胃經郄穴,擅長理氣止胃痛腹痛,急性洩瀉時多伴有腹中氣機失常、腸道痙攣而引發的劇烈絞痛,故配此穴。

寒溼洩瀉

典型症狀有洩瀉清稀,腹痛腸鳴,身寒喜溫,口不渴等。其證要點為“便質清稀”,為寒溼侵及腸胃,脾胃升降失司,清濁不分,並走大腸,致腸鳴洩瀉而清稀;胃腸氣機障礙,故腹痛;寒溼為陰邪,易傷陽氣,陽氣受遏,則身寒喜溫,口不渴。此時當在基礎止瀉方上加灸中脘、氣海,以溫中散寒調氣除溼。

中脘,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當臍與胸劍聯合連線的中點處,為六腑精氣匯聚之處,又為胃之募穴,穴下應胃;

氣海位於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處,穴下應腸。寒溼證當用補法,艾灸有祛寒溫陽之效,故用灸法以補益脾陽,祛寒利溼而止瀉。

溼熱洩瀉

典型症狀有腹痛即瀉,瀉下黃糜熱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或兼身熱口渴等。其證要點為“瀉下熱臭”,為溼熱傷及腸胃,致傳化失常,發生洩瀉,熱在腸中,故瀉下黃糜熱臭,且肛門灼熱;小腸蘊熱則小便短赤。此時當在基礎止瀉方上加陰陵泉刺血拔罐,重掐內庭。

陰陵泉,位於膝關節內下方、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為足太陰脾經合穴,功擅健脾利水;內庭,位於足背第2、3趾間縫紋端,為足陽明胃經滎穴,功擅清瀉胃熱。溼熱證當用瀉法,強刺激為瀉,故可用刺血拔罐或用力掐按的方法,清利溼熱而止瀉。

飲食所傷

典型症狀有腹痛腸鳴,瀉下糞便臭如敗卵,瀉後痛減,脘腹痞滿,噯氣不欲食等。其症要點為“便臭且瀉後痛減”,由於食阻腸胃,胃失和降,傳化失常,故脘腹痞滿,腹痛腸鳴;食物不能消化而腐敗,故瀉下臭如敗卵(壞了,發臭的雞蛋),噯氣不食;瀉後濁氣得出,故腹痛得減。此時當在基礎止瀉方上加經外奇穴裡內庭。

裡內庭,位於在足底,當足掌面第2與第3趾的夾縫之中,與足陽明胃經內庭穴前後相對,俯臥或仰臥取之。此穴功擅消食導滯,可掐之或穴位刺血。

急性洩瀉,經典四穴,天樞大橫,樑丘三裡;

寒溼洩瀉,多用艾灸,中脘氣海,溫中利溼;

溼熱洩瀉,刺血重掐,清熱利溼,陰陵內庭;

飲食所傷,加里內庭,經外奇穴,調中消導。

慢性洩瀉

慢性洩瀉,發病勢緩,病程較長,脾腎不足,運化失常,多由急性洩瀉演變而來,便瀉次數較少。

神闕,位於臍窩正中,主治腹痛、腸鳴、中風脫證、脫肛、洩瀉不止等。

臍又有“命蒂”之稱,它是胎兒從母體吸收營養的途徑,向內連著人身的真氣真陽,又有衝、任、帶脈通過,聯絡五臟六腑,可以通過刺激神闕穴調整全身。而腹部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肝、脾、胃、腎四經都經過腹部,神闕居於腹部中央,上應後天脾胃,下應先天肝腎,可通和上下,分理陰陽,充實五臟,使諸邪自出。所以,艾灸神闕可用於各種型別的慢性洩瀉。

脾虛洩瀉

典型症狀為大便溏薄,甚而完谷不化,不思飲食,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等。如果症見受涼即瀉,腹痛隱隱,則為脾陽不運之象。

腎虛洩瀉

典型症狀為每於黎明之前,臍下作痛,腸鳴即瀉,瀉後則安,腹部畏寒,有時作脹,下肢不溼。黎明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人體當順應自然,但如果腎陽不足,諸陽則無根難升,使人體陽氣升發受阻而發為腹痛腹瀉,又稱為五更瀉,為腎陽不足、脾腎陽虛所引起。

中醫認為臍腹屬脾,故艾灸本穴可治療脾陽不振引起的腹瀉,四肢發涼等,可在臍上加硬幣大小、約一釐米厚度的生薑片(上用針扎若干針眼兒,以助熱力滲透),再於姜上加灸,稱為隔姜灸,藉助生薑溫中散寒入脾胃之性,加強溫補脾陽的作用。如遇脾腎陽虛之五更瀉,則可在臍中撒滿粗鹽粒,稱為隔鹽灸,鹽味兒鹹入腎,借鹽性加強溫補腎陽之功。

此外,還可艾灸脾俞和腎俞,加強健脾溫腎作用。脾俞、腎俞均為足太陽膀胱經穴,位於背部膀胱經第一側線上,即脊正中線旁開1.5寸。脾俞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腎俞平第二腰椎棘突下。兩穴分別是脾和腎的背俞穴,是脾和腎的臟腑之氣輸注的特殊穴位,艾灸兩穴可振奮脾陽,溫補腎陽,可根據情況配合用之。

當然,神闕、脾俞、腎俞諸穴,不用艾灸,用手摩熱亦可,但效果不如艾灸明顯及持久,所以摩熱法更需長時間堅持。

慢性洩瀉,艾灸神闕,脾俞腎俞,健脾溫腎;

脾陽不運,神闕隔姜,脾腎陽虛,神闕隔鹽。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給痛風患者的飲食清單,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