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帝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傷寒”與“溫病”三點辨析。

隨著氣溫的漸漸降低,“傷寒感冒”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漸漸增高了,尤其對一些平素體質虛弱的人來說,寒冬臘月是它們比較難受的一段時間,需要待到春暖花開,氣溫升高之後,才能漸漸輕鬆。

對於“傷寒”的說法,其實我們普通人也並不陌生,在我們的映像裡,所謂“傷寒”,不就是受涼了嗎?

關於“傷寒”的說法,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這是一部專門的“傷寒”著作,兩千餘年來一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但是,張仲景的“傷寒”和我們常說的“傷寒”,其實是有區別的。

關於“傷寒”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冬傷於寒,春必病溫”。或許古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絕對沒有想到,這短短的八個字一句話,竟然由此衍生後世兩門中醫流派:傷寒、溫病。

1、《傷寒論》傷寒:

張仲景的傷寒,是一個非常廣義的名詞,幾乎包含所有外邪引起的身體問題,其核心思想在於“六經辨證”,根據六經傳變從而制定相應的診治原則,千百年來被人們奉為圭臬,《傷寒論》裡的方劑,也被稱為“經方”。

而內經所說的“冬傷於寒”,和張仲景的傷寒是有所不同的。內經所指,基本定義在“四時虛邪”方面,大致可以理解為“冬天感受寒邪”,到春天會形成溫熱證候。

而我們普通人口裡的“傷寒”,大多隻是指感冒。如果一定要在《傷寒論》裡找一個與之對應的,大致和“太陽傷寒”相當吧。但是,我們也會把一些風熱感冒說成“傷寒”,這是辨析之一;

2、清代溫病學派:

溫病的真正流傳,比“傷寒”要晚了很多年,其學說流派,直到清代“溫病四大家”才廣為流傳。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溫病是“溫熱”證候,表現出來的是一派熱像,一般以滋陰清熱。兼顧津液為診治原則。

實際上,《傷寒論》裡的部分證候,其實也可以納入後世的溫病之中,比如陽明腑實兼表證。所以,後人也說,溫病其實就是在《傷寒論》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進一步完善的結果。

而我們普通人口裡的“傷寒感冒”,更是常和溫病混淆,溫病常見的“發熱、口渴”等,也都是我們感冒時的常見症狀。這是辨析之二;

3、內經的“傷寒”與“病溫”

內經也有“傷於寒”和“病溫”的說法,很多人認為,傷寒與溫病之說即可追溯至此。我個人的觀點,內經的傷寒,並非張仲景的“傷寒”,反而更接近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傷寒感冒”,考慮到內經和“養重於治”、“治未病”的觀點,我倒寧願相信“傷於寒”說的就是傷風感冒。

至於內經的“病溫”,我認為也不是清代溫病學說裡的“溫病”,更像“發熱”等一系列陽熱證候。所以,相對來說,內經的“傷寒”與“病溫”,比《傷寒論》所指更接近我們現代的描述,此乃辨析之三。

所以,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可以用來指導我們養生,冬天氣溫低,我們就不能“傷於寒”,要做的就是避寒就暖,比如多穿衣服、少衝風冒雪,氣溫再低,還可以烤火等等,這些都是避免外寒侵襲機體所需要做的;

飲食上,進食溫熱的食物,以及一些溫陽的食物,如多喝開水、熱粥、熱湯,護著喝點薑茶之類;也可以吃點牛羊狗肉等“性溫”食物,由內而外驅散寒氣,同時提振機體的陽熱,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總之,傷寒感冒,是秋冬常見的小問題,中醫理論裡,有專門的《傷寒論》、《溫病條辨》等著作,但它們所說的“傷寒”或“溫病”,和我們平常理解的傷寒感冒,是有區別的,這一點需要注意。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推薦一些中端實戰籃球好鞋!價格不貴又極具實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