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血“太濃”的人,常喜歡做三事,試試多吃四物,等於治未病。我們都知道,血液是身體輸送氧氣、以及其它營養物質的載體,它就像江河裡的水一樣,不停在流動。

現代科學對血液有很詳細的分析,它的“基質”其實就是水,只是裡面含有大量其它的物質而已。通俗點說,它其實就是一種“溶液”。

既然是溶液,自然就有濃度。血液在全身流動,其流動的動力來源就是心臟的搏動。我們也知道,“水往低處流”,心臟位於身體的中間偏上位置,對下半身而言,或許血液本身的重量就足夠它自然流動,但對“頭部”來說呢?自然是越“稀”越好。

可是,血液的濃度,還真不是可以隨便改變的,太稀、太濃都會影響健康。受我們飲食、生活的習慣影響,更多時候,還是以“太濃”比較多見一些。

我們也能理解,江河小溪裡的水太“濃”時,流動會變得很不暢,容易瘀滯阻塞河道。血太濃的時候,情況基本相當,也會出現流動不暢。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它“變濃”呢?

血太濃的人,常喜歡做如下三事,每一個都可能影響血液,並讓它更濃:

1、喜歡熬夜通宵:有一部分人,他們似乎更屬於“黑夜”,白天無精打采,即使不打瞌睡,整個人也不在狀態之中,工作效率較低。一旦天黑、尤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就開始爆發了,腦子轉得很快,做事的效率也更好。

於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晚上工作幹活的習慣,甚至通宵熬夜,白天睡覺。這種習慣對身體是非常大的損害,就對血液來說,也會讓血變得更黏稠,血液的流動放緩,長此以往,很多身體的問題就出現了;

2、喜歡重口味飲食: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慣,但有的朋友,就口味來說,更喜歡“重口味”的食物,比如比較鹹的菜,過於辛辣的火鍋等等。

鹽味重、吃太鹹的食物,機體必然需要攝入更多的水,以平衡內環境,時間久了,血液也會相對更濃一些;辛辣食物、過於油膩的食物,都有這種可能。因此,膳食口味還是儘量清淡一些,尤其對食鹽的攝入,最好能遵循營養學家的建議;

3、喜歡久坐多躺不運動:有的朋友比較“懶”,喜歡長時間坐著不動,這可能也受工作的影響,但只要有一點空閒,立即躺下了,比如週末、假日也就在家裡睡懶覺。

這種習慣,其實也是讓血變濃的一個因素。我們都知道“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長期坐著躺著,血液的流動會放緩,心肺等各方面功能都會慢慢減弱,久而久之,血也變得更濃一些了。

所以說,堅持運動、每週最好能抽出那麼兩三天時間,跑個步之類的,運動能使血流加速,人也更顯年輕了。

總之,上述三事,是“血太濃”的人喜歡做的,也是他們身上常有的習慣,我們最好能避免。

那麼,如果發現自己上述三個習慣多少有一點,會不會也有點“血太濃”呢?能否做點什麼以改善之?

可以試試多吃如下四種食物,防患於未然,也算是一種“治未病”:

1、生薑:生薑在中藥裡素有“走而不守”的特點,其性味辛散,歷來也是行氣破解的“藥引”。現代科學認為,生薑有改善微迴圈的作用,適當吃點,對血太濃稠是有好處的。比如泡茶時放點生薑,早餐後含一片生薑,等等,都是挺簡單的;

2、海帶:海帶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在中藥裡叫做“昆布”,性味鹹寒,有軟堅散結之功,適當吃點海帶,對血太濃的改善很有幫助。如海帶湯、海帶豆腐湯等等;

3、山楂:血太濃的人,平常也可以吃點山楂。山楂也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水果,性味酸平,主要用於消化方面。現代科學認為,山楂對保持血管韌性、幫助脂肪代謝有好處。可以進食新鮮的山楂果,也可以用乾果泡水、燉湯;

4、蘿蔔:白蘿蔔含有大量水分,紅蘿蔔含有更豐富的維生素A,兩種顏色的蘿蔔,對改善血液濃稠是有幫助。養生食諺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處方”的說法,一般用兩種蘿蔔燉湯。

當然,血太濃稠的人,還要注意充分飲水,飲食清淡、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等等,這些都是養生需要注意的。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小小一塊生薑泡腳原來還有這6種好處!不容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