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中醫診治,有“四種過失”,如能避免,或有助養生。
近現代以來,隨著現代科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中醫逐漸被很多人所忽視,也飽受世人之詬病。認為它“治不好病”,甚至由此而得出“所有中醫理論都不足為信”的結論,讓這門守護我們民族幾千年的學科一度式微。
坦白說,中醫理論確實古老,受歷史科技之限制,自有其侷限性,這一點,我們也必須承認。但事實屬於雄辯,跟隨人們、保護人們幾千年的中醫,真的就那如某些人口中那般一文不值嗎?
中醫之所以受人爭議,主要是現代中醫和現代科學比起來,“起效慢”是最明顯的。現代人生活節奏這麼快,對於時間效率是非常講究的,可能還真不能容忍慢條斯理地“調理”。
但是,中醫真的就是“慢郎中”嗎?歷代中醫典籍裡,那些“如湯潑雪、如鼓應桴”的描述,難不成全是古人信口開河不成?一個兩個或許可以做到,但要說全部都是,換做誰也是不可能流傳下來的。
其實,中醫治病相形見絀,或許也和我們自己有關。比如《黃帝內經》裡,就對中醫的診治做出了詳細的總結,歸納為“四種過失”:
《素問.徵四失論》:診不知陰陽逆從之理,此治之一失矣。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後遺身咎,此治之二失也。不適貧富貴賤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溫,不適飲食之宜,不別人之勇怯,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診病不問其始,憂患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於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為粗所窮,此治之四失也。
讀完這段內經原文,也就對中醫的診治精神有所了解,大致有如下四種常見的“過失”:
1、 不知陰陽逆從之理:古人對於中醫診治,早就有自我反省之處。認為之所以治不好,主要是醫生的“志意不專,外內相失”而成。我們知道,“陰陽”是中醫的基石,治病其實就是調理陰陽。如果一箇中醫,在診治臨證之時,不能專心一致,梳理病人的陰陽變化,掌握陰陽氣血的異常,反而關注於外界的得失,比如自己的榮辱名聲,金錢得失,自然就無法專注於診治了;
2、 受師不卒,妄做雜術:也就是學不求精。因為中醫的傳承,歷來講究面口相授,如果不能繼承師道,卻熱忱於某些旁門左道,通俗點說,比如一些所謂的偏方雜方、什麼“神奇妙術”,以博人眼球為務,失去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導致臨證束手無策,自然就無法診治疾病了;
3、 自亂、不自明:也就是作為醫生,未能充分掌握病人的一切情況,包括病家的貧富、強弱、職業、興趣、喜好以及飲食寒熱等各個方面,乃至無法掌握疾病的形成原因、變化趨勢,只能緣木求魚,自然也不是一個好中醫了;
4、四診不全,專注於脈診:國人歷來喜歡以“會看脈”為標準,來判斷一箇中醫的高下。於是,某些中醫在臨證之際,見到病人便抓住手切脈,既不問病人是怎麼開始的,也不問它飲食怎麼樣、睡覺怎麼樣、二便如何等等。
殊不知,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切脈位居最後,試圖以最後的切診替代四診法,貪圖簡便,也務求虛名,其實對診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又如何能做到“如湯潑雪”的應驗呢?
上述四點,雖然說的都是“醫”,似乎和病人無關。其實,這種精神對我們養生也同樣有用。
現代人養生,很多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根本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甚至對自己身體到底哪個方面需要調理也一概不知,到底是需要補益、還是需要疏洩?是經絡淤塞、還是臟腑衰微?都毫不知情,反正聽別人說如何,就如何做,這樣的養生,怎麼能達到益壽延年之目的?
在我看來,比較適合的養生方法,就是首先弄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理解何經何絡、何髒何腑、氣血盛衰虛實,然後才有目的地進行調理。也無需故作高深、尋求奇、貴之法。即使車前馬勃,用在適合的時機,同樣有妙不可言的收穫,這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