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芪泡水喝補氣,但有兩個不宜,氣陰兩虛時,試試給它“找個伴”。

現代人非常注重養生,這也是社會進步的關係,我們的生活中品質提高了,對生活的追求自然就水漲船高,總不能一直停留在以填飽肚子為目標的水平上。

而我們也知道,所謂的養生,無非就是“養”好兩個實質性的東西:氣和血。

氣,在中醫理論裡,它是身體一切生命活動的能量,通俗點說,可能更偏向於“神”的方面;而“血”則是給身體以“形”上的滋養。所以,氣血對身體而言,是無時無刻不在消耗的。生命不止,氣血不息,既然有不停的消耗,也必定會有不足的時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氣血不足”。

前面說了,氣血從形神兩個方面給身體以養護,氣血不足了,形神兩方面都有可能出現不足,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要養生的原因。

那麼,氣血不足怎麼辦?很簡單,補益氣血而已。

實際上,現代很多人都有點覺得氣虛什麼的。比如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下降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氣虛。出於補氣之目的,會吃點什麼補氣的、滋補的東西。比如,很多人都有用黃芪泡水喝的習慣,其目的無非一個:補益身體的“氣”。

確實,黃芪是一味非常通用的、歷史悠久的補氣中藥。它的名字原本寫作“黃耆”,可以說是“氣中元老”。一般情況下,用黃芪泡點水喝,或者在泡茶的同時,適當加點黃芪,對補益中氣還是有點好處的。

但是,黃芪補氣養生,它首先還是一味中藥。既然有“藥”的身份,自然就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不適宜進食的情況。黃芪的兩個不宜:

1、陰虛火旺不宜:雖然我們常說氣虛,要補氣,但實際上,普通人很少能真正分清楚自己到底是氣虛還是血虛、陰虛還是陽虛,無非就是身體功能有點衰減的時候,就是“虛”。

黃芪補氣的同時,有“升提發散”之性,這一點,對氣虛、中氣不足尤其是氣機下陷的情況是比較合適的。但對陰虛、有虛火上炎之時,黃芪的“升提”之性,顯然就不適宜了。

2、邪氣壅盛不宜:黃芪有補氣固表之功,邪氣在表本來需要發散,此時進食黃芪是不合適;其次,黃芪補氣,熱邪中阻之時,補氣無異於火上澆油,也是不適宜進食黃芪的。

總之,也見到身邊很多朋友有黃芪泡水的習慣,平常喝點確實有提振精神之功,但上述“兩個不宜”,最好注意一下。

此外,還要一種情況,那就是“氣陰兩虛”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吃點黃芪呢?

什麼是氣陰兩虛?也就是有氣虛的同時,還有陰津不足。這種情況,以熱病、溫病初愈後多見。氣陰兩虛的時候,身體會有“氣虛”的那些感覺,比如精神不振、昏昏欲睡、食慾不好等等,還有口乾脣燥、喜歡喝水,但喝水不多,身體多有“毛毛熱”的感覺,這些情況,其實和陰津不足有關。兩者湊在一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氣陰兩虛了。

那麼,氣陰兩虛能否吃黃芪呢?

我認為是可以的,但卻是有條件允許。蜜炙黃芪就更恰當一些,更主要的是,這時候應該給黃芪“找個伴”。如下四種配合,是氣陰兩虛時比較恰當的搭配:

1、 黃芪配麥冬:黃芪補氣,麥冬滋陰養心,氣陰兩虛有點口乾心煩時,可以這麼搭配;

2、 黃芪配參葉:參葉就是人蔘的葉子,有補氣生津之功,氣陰兩虛時,黃芪加點參葉泡水,比單純的黃芪要合適一些;

3、 黃芪配沙蔘:黃芪補氣,沙蔘能養陰清熱,對溫病傷津耗氣引起的氣陰兩虛,比較合適;

4、 黃芪配玉竹:玉竹又叫葳生,是很好的藥食兩用、滋陰生津食物,它質地密潤,味道甘甜,和黃芪泡水,對改善氣陰兩虛時比較合適的。

舉報/反饋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感冒傷不起,先要避免上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