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神農本草經》

味辛。

寒。

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

《本草經集註》陶弘景

味辛、苦。

大寒,

無毒。

主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下膀胱水,腹留熱氣,皮間邪水上出,面目浮腫,身暴中風熱痱癢,利小腹。久服令人虛。

《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

味辛、苦。

性寒。

有小毒。

入肺、心、脾、膀胱四經。

主水腫結氣,膀胱留熱,定肺氣之喘促,療積飲之痰厥。同糯米焙黃,去米用。

葶藶辛走肺,苦走心,膀胱者,肺所綰也,脾土者,心所生也,故皆入之。

大傷肺氣,滲洩下元,用之不當,殺人甚捷,稍涉虛者忌之。有甜苦二種,苦者太猛劣,甜者性少緩。

《本草經解》葉天士

氣寒。

味辛。

無毒。

主癥瘕積聚結氣,飲食寒熱,破堅逐邪,通利水道。(炒用)

葶藶子氣寒,稟天冬寒之水氣,入足太陽寒水膀胱經、手太陽寒水小腸經;味辛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氣味降多於升,陰也。

其主癥瘕積聚結氣者,氣結聚而成積,有形可徵者謂之癥,假物成形者謂之瘕。葶藶入肺,肺主氣,而味辛可以散結也。小腸為受盛之官,飲食入腸,寒熱之物,皆從此運轉,如調攝失宜,則寒熱之物積矣,葶藶氣寒可以去熱,味辛可以散寒,下洩可以去積也。破堅者辛散之功,逐邪者下洩之力,十劑雲,洩可去閉,葶藶是也。肺者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葶藶入肺入膀胱,辛寒下洩,所以通利也。

葶藶炒成末蜜丸,大棗同煎,治肺癰喘急,及支飲不得息。同棗肉丸,治通身浮腫,專酒浸,治腹脹積聚。

《長沙藥解》黃元御

味苦、辛。

性寒。

入足太陽膀胱經。

破滯氣而定喘,瀉停水而寧嗽。

《金匱》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治支飲,喘不得息。飲阻肺津下降之路,肺氣壅礙,喘不得息。大棗補脾精而保中氣,葶藶瀉肺壅而決支飲也。又治肺癰,喘不得臥者。以土溼胃逆,濁氣痞塞,腐敗瘀蒸,化而為膿。肺氣阻格,喘不得臥。大棗補脾精而保中氣,葶藶破肺壅而排膿穢也。

《傷寒》大陷胸丸,方在大黃。用之,治太陽結胸,以其開痺塞而瀉痰飲也。葶藶苦寒迅利,行氣瀉水,決壅塞而排痰飲,破凝瘀而通經脈。凡停痰宿水、嗽喘腫脹之病,甚奏奇功。月閉經阻,夜熱毛蒸之疾,亦有捷效。

《飲片新參》王一仁

性味:甘淡平。

功能:清肺,順氣止咳,養胃生津,利尿。

禁忌:風寒咳嗽者忌用。

《中藥學》

苦、辛。

大寒。

歸肺、膀胱經。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應用:

1. 用於痰涎雍滯,咳嗽喘促的實證。有瀉肺、消痰、平喘的作用,治咳喘痰多甚效。近年用於滲出性胸膜炎及胸腔積液有效。

2. 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本品能瀉肺氣之閉塞,以利尿消腫,用於水腫實證,胸腹積水、小便不利。單用有效。

9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藥: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