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完整的說法好像是:要想長壽,腹中沒屎。不想生病,肚裡常空。其實就是字面上的大白話,概括來說就是,如果想要身體更健康,肚子最好不要總覺得脹,少吃點東西,有點飢餓感,反倒是更好的,餓餓肚子,可能還能讓我們狀態更好。不過,真的如此嗎?

其實個人感覺是半對半錯吧,“肚裡常空”代表著肚子總是空蕩蕩,處於飢餓狀態,我們的肚子還是維持不飢也不飽的狀態最好,過度飽食了不好,過度飢餓了也不是件好事。“腹中沒屎”這也更不準確,我們攝入了食物就會產生食物殘渣,食物殘渣必然是對堆積在腸道中的,一定體積後才可能引起排便反射,且排便也並不一定把所有殘渣都排完,只要我們不覺得腸胃不適,身體不佳,那麼堆積食物殘渣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那這話又對在哪裡?

針對我們現在的生活來說,已經和20、30年前截然不同了,我們的生活條件、物質條件越來越好,食物充足,沒有那種食不果腹的日子過。現在的生活便利,工作性質發生了變化,不在是以前體力勞動多,腦力勞動少的日子。人們經常大魚大肉、肚子吃得撐撐的,晚上還不忘有一頓宵夜,但體力消耗少,還整體久坐久躺。長久下來,身體堆積了更多脂肪,內臟和血管壁上都有厚厚的一層油,逐漸,更多的人患上了心腦血管疾病,而且這種趨勢逐年上升,還逐漸偏於年輕化。

而在這裡做到“肚裡常空”就是明智的選擇了,另一方面來看,這句話告訴我們吃東西應當節制,生活應當自律,凡是七分飽,不要吃得太撐,這樣會給腸胃造成負擔,讓腸胃狀態下降,還可能堆積熱量、油脂、糖分,最終誘發更多心腦血管疾病。

我們的腸胃正常情況下,胃排空需要4小時以上,早餐後到午餐前可能會感到飢餓,而午餐後到下午4~5點也可能會飢餓,如果完全感受不到一天中飢餓的時候,那麼第一是運動量太少了,第二就是吃得太多了,最好是調整好自己的進餐量,科學進餐,不要總是暴飲暴食,看見美食也抵抗不住誘惑。腸胃的健康也代表著我們自身的健康,總是飽脹的腸胃就像我們總堆積了做不完的工作,它們也會累,也會“過勞”。

總之,概括來說就是我們在飲食上應當儘量控制自己不飢也不飽,處於最舒適的狀態;吃飯凡是七分飽,不要暴飲暴食;長時間給予胃腸過度的消化負擔對我們的健康同樣是不利的,特別是腸胃中住著對人體十分重要的“腸道微生物菌群”,現代科學發現,這些菌群不僅僅影響到我們的腸胃健康,同時還影響我們身體的各種狀態,甚至胖瘦、抵抗力等問題。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疫情期間宅在家,蘋果這樣吃,酥脆香甜又可口,增強免疫力正當時